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关(1/2)

清承明制,太后居慈宁宫,皇后居坤宁宫,但大清又有两位太后,坤宁宫是皇后所居,即便当今皇帝年幼尚未娶妻,这坤宁宫按制也是要空出来的,如此一来总不能让两位太后都住一个宫中吧。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当初大学士刚林同已于去年病逝的鲍承先便提议国主福晋哲哲太后居慈宁宫,圣母太后则居泰殿。

泰殿本就是前明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中间,所以于礼法、于制度请圣母太后居于此殿都没有问题,毕竟圣母太后并非太宗皇帝嫡福晋,而且也是国主福晋的侄

就这么着,皇帝生母、贵为圣母太后的布木布泰就一直居于泰殿,为了让泰殿更有满洲“味道”,这位圣母太后还特意让在殿角落设了个暖阁,一应布置同关外盛京的清宁宫一模一样。

可是圣母太后绝没想到有朝一她会从这泰殿中被“赶”走,当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将在京议政王公大臣大部同意两出京的结果递进来后,布木布泰很是失神的在炕上枯坐了好一会,然后在贴身侍苏麻喇姑的陪同下去慈宁宫给姑母请安。

“早一点走也不是坏事,夜长梦多,万一贼改变主意,我娘儿们想走都走不成。”

国主福晋哲哲比侄要开明一些,也更想得通。侄来之前,她已经叫慈宁宫的太监宫开始将宫中物件装车了。

这些物件大多都是前明留下的,其中不乏名贵之物。

当年李自成撤离北京时因为太过匆忙,很多宫中的宝贝都没来得及带走。命放火,也只是前三殿那里损失大一些,后三殿这边只是烧毁了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一部分,因此紫禁城中遗留的好东西着实不少。

与城外顺军议和条款中有一条不许大清坏北京城,当然也包括不许坏紫禁城,因此哲哲同布木布泰可不敢令放火,但只要是能拿走的东西,两位太后也绝不会手软。

这关内,总不能白来一趟吧?

负责皇宫撤退事务的是内务府,负责议和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同城外顺军还没谈定相关条款时,内务府就开始派进宫收拾了。

其实宫中随皇帝、太后“还京”的员并不多,主要是那些从盛京伴驾进关的员,包括内务府所属各衙门的员,另外就是少量的太监、宫

留用的前明宫和太监大部分都不会带出关,这是早就定下的。

毕竟,盛京皇宫拿北京皇城相比小得太多,宫带出关还能配给各旗披甲,没用的太监带去什么。

一众前明留用的太监宫们也知道大清肯定会抛弃他们,也是各寻出路,几乎十个溜出宫的有九个都会在走之前先偷上一把。

偷盗之风愈演愈烈,已经由偷变抢,甚至还发生几伙太监为了争夺一件宝物“打群架”的场面。

管事的太监约束不住,最后还是内务府紧急调了一队八旗兵宫才把局面压制住,要不然天知道这帮阉会不会惊了圣驾,冲撞了两宫太后。

宫中尚且如此,皇城外的满城又成什么样,自是不必多说。

小皇帝福临今儿可不用去进学,听范师傅讲书,他马上就要出关回老家,再也不用做中国的皇帝。

但过年就十岁的福临对于出关回老家并不排斥,相反还很高兴,因为那样就不用担心贼的炮子会打着他了。

总管太监吴良辅忙着同内务府一块主持离京事项,现在陪着小皇帝的太监是那个每天都给圣母太后梳的杨植。

见到额娘后,小福临就噘着嘴道:“额娘,孩儿饿。”

哲哲立时大怒,喝骂杨植这个才连皇帝都照顾不了。

杨植赶紧辩解说宫中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出京,御膳房那边也是哄哄的,他传膳了两次御膳房都没音信。

“这帮狗才,我大清只是出关还京,不是亡了!”

哲哲气的便要命将御膳房的管事太监叫来训骂,布木布泰拦住了姑母,说这会宫中是有些,也怪不得那些才们。

“苏麻,你去给皇帝弄些吃的来。”

布木布泰转身吩咐,苏麻喇姑应声叫了个宫同她一起去御膳房。

这边哲哲先拿了块点心让福临先垫垫肚子,继而拉着侄问起太庙那边的事。

太庙那边能有什么事,不过是新觉罗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不管是世祖还是太祖、太宗的陵寝,都在关外呢。

去年打山东渡海袭扰辽东的顺贼,就曾扬言要把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全刨出来烧了扬灰,不过这帮顺贼也就是嘴咋呼,在关外烧杀抢掠快一年,也不曾把清陵给挖了。

布木布泰说太庙那边宗府和礼部早就去清理了,不会遗漏什么。

“这就好,这就好...”

哲哲点了点,又说道:“礼亲王的意思是叫阿泰先带去山海关看着,只要山海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