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报告政府(1/2)
北京城中前明降官加上这三年陆续被清廷任职的汉官有上千
之多,虽说满洲两位太后听了宁完我、范文程两位大学士建议,命各旗将汉官尽数带出京,但撤离行动太过匆忙,肯定不乏漏网之鱼。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不过,孙之獬不算漏网之鱼,也冤枉的很。
是真冤枉!
大顺军还没进城前,孙之獬就已经在家门
放香案了!
不说这份对大顺的诚心,便是他没有跟满洲鞑子离京出关,也能证明他和鞑子不是一路。
所以,怎么能说他是汉
呢?
他要是汉
,这会怎么可能还留在城中?
早跟鞑子跑了!
更让孙之獬可气的是,不是大顺军主动来捉的他,而是小
向大顺军揭发举报了他。
一开始,
门而
的大顺军真是吓坏了孙之獬,也不知那帮大顺军从哪整来的大枷就往孙之獬脖子上套去,几十斤重的玩意一下压得孙之獬喘不过气来。
“狗汉
,你也有今
,老实一点,走!”
带队抓捕孙之獬的是第一镇的营官胡大柱,徐州土匪出身,平生最是痛恨汉
,所以一听有
举报城中有汉
藏匿,立时就气冲冲的带
过来拿了。
“军爷,冤枉,冤枉啊!”
大枷再重,事关
命,孙之獬赶紧喊冤,指着家中贴了不下百道的黄纸“大顺”,又指着帽子上的“顺民”竭力喊冤,就差说他生是大顺
,死是大顺鬼了。
莫不是真有冤?
胡大柱有个优点,就是打小就有个青天老爷梦,见不得
被冤枉,因此见孙之獬如此喊冤法,又见其家到处都是大顺,心道莫不真是冤枉了他。
思虑片刻,胡大柱让手下先将姓孙的大枷取下,然后去见举报
核实
况。
“你举报的那个孙之獬喊冤,说他不是汉
,要是汉
的话早跟鞑子出京了,不会傻呼呼的留在北京等咱们抓的。”
这一条也是胡大柱子最困惑的地方,因为,有违常理。
“胡将军有所不知,不是那孙之獬要留在京中,而是满洲
不要他!”
揭发检举孙之獬的竟是那个把父母妻儿扔在老家不管,带个小妾顾横波在北京鬼混的大才子龚鼎孳!
“还有这事?既是汉
,鞑子怎的反不要了?”胡大柱更是困惑,太有违常理。
“这个...”
龚鼎孳连忙解释说那孙之獬名声太臭,虽是汉
,但
到满洲
都嫌他,之后便把孙之獬过往那满汉都不是
的丑事很是添油加醋说了一通。
“此
可恶至极,其给鞑子出主意叫咱们汉
剃发易服,那是要叫咱们汉
亡国也亡种的啊!”
龚鼎孳义愤填膺。
“世间还有这种
?”
胡大柱大怒,回去之后再也不容孙之獬辩解,大枷重新套上,铁链加身就拽了出去。
本满怀希望的孙之獬也是
明之辈,眼瞅着那大顺军爷出去一圈就气冲冲的又来拿他,知定有小
作崇,且这小
对他的底细肯定一清二楚,琢磨定是与他同样降清的官员。
于是本着你们不让我好过,我就让你们过不好的心态,孙之獬也是
罐子
摔,立时供出以他为首的剃
党13
。
并且相信自家就算有罪,也罪不致死,甚至很有可能会释放。
因为他虽给多尔衮出主意搞剃发易服,但天地良心,他这个礼部右侍郎除了此事外就再也没
过一事,甚至因为满洲
嫌弃他的原因,他连“班”都没上过一天。
没法上啊,满官叫他到汉官那边办差,汉官那边连个“办公桌”都不给他,这“班”昨上?
没真正
事,就算是汉
,又能
到哪去?
到底是不是如孙之獬所言,胡大柱肯定会一一查明,但首先就是要将这汉
供认的其他汉
抓捕归案。
拿到名单后,胡大柱有些惊讶,因为这名单上竟然就有举报
龚鼎孳,且还是名列第一位,且官做得不小,还是鞑子的礼部尚书。
胡大柱觉得自己被冒犯到了,甚至很有可能被那个姓龚的甩了,于是立即将那龚鼎孳叫来,质问他是不是汉
,揭发孙之獬又是不是公报私仇!
龚鼎孳又气又急,大骂孙之獬是胡
攀咬,他若是汉
,岂会揭发检举汉
。
急的就差对军爷说你用
想。
“我昨知你怎么想的?”
胡大柱手一挥,一众军士便将龚鼎孳给梆了,同孙之獬一样也给套了大枷。不管三七二十三,先把名单上其余十二
全抓了再说。
这一通抓捕,真是
飞狗跳。
落网的剃
党成员喊冤的喊冤,哭泣的哭泣,好不热闹。
也不知是谁先开的窍,想到可以通过揭发立功,从而争取大顺的宽大处理,于是剃
党们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