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来,积蓄甚多(2/3)

一网打尽,或者说改良儒教,使之成为符合大顺发展,符合时代进程的一个新思想宗派。

三大宗,儒、道、佛。

道教现在不敢叫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彻底老实,前明时龙虎山虽很风光,但也是半点手不敢向世俗的。

儒教因为孔夫子的不孝子孙骚作,已然让大顺陆监国决意另立衍圣公,搞出都可当圣公的新观念出来,随着大顺各项新政的推行,儒教的改良或者说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事。

那么剩下来就是这个佛了。

中原的佛,比龙虎山还老实,顶多有个把如少林寺那般强占田产、欺男霸的,其它的寺庙,大抵都是向钱看。

陆四对文武痛心疾首指出青藏等地佛宗对当地百姓荼毒至劣。

辛思忠的上书中说当地活在佛子影之下,连生老病死、嫁娶节都由佛和尚们一手主导。和尚们为了衣食无忧,强迫当地将一生劳动所得大部供奉给寺庙,自己必须节衣缩食,哪怕孩子饿死都要先保证和尚们吃的好,说什么只有这样就能显示对菩萨的虔诚,才能得到神明的保佑,能够超度苦海,死后升天国,来世会有幸福。

“都说和尚是出家,与世无争,六根清净,不问红尘,然何以这青藏和尚却可以渔百姓!...自古以来道场以无事为兴旺,何以听说法师变官爷,佛陀成主子的?...虎焰斑上书血泪斑斑,什么和尚以身做法器,以子为法具,种种恶迹,当真是神共愤!”

陆四越说越是恼怒,简直难以相信出家会成为一个地区让百姓连怒都不敢的存在。

“不依国主,法事何能立!世间便是有真佛,也当奉公守法,否则真佛也是伪佛!”

陆四怒拍案桌。

“我虽不信佛,但也知佛,佛家常言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然僧不守戒律,坏僧团,不守清规,视信徒如役,岂不是狮子身上虫,自食狮子?这等僧绝非佛之信徒,实是大大恶之,是假佛,必杀之方后快!”

陆四灭假佛之意坚定。

众文武心思各异,但对佛家都无好感。如贾汉复这种带兵打仗的自是不信菩萨,而如三位尚书这等读孔圣书的,那就更加不信佛了,甚至对和尚也是仇视的很。

儒佛世仇死敌也。

吏政府尚书宋企郊立时表态,道:“昔年韩愈上书反佛,认为佛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臣对此极为赞同,我中原自三武一宗灭佛以来,佛家还算老实,然这青藏之地由于边远,中原管辖不便,遂使佛荼毒百姓甚厉..今我大顺既纳青藏于版图之内,当地百姓便是我大顺子民,朝廷自当要为他们做主,不可再使僧官欺压于百姓,如此势必要治理佛法,不然此佛背弃纲常,愚昧百姓,边境便永不安宁。”

陆四欣然赞道:“是啊,我中国从不缺智慧之,佛法弃君臣,去父子,禁生养,以求所谓清净寂灭,实是纲常毁绝,伦断丧,当以霹雳手段严惩假佛僧官,还百姓朗朗乾坤,予百姓一条活路。”

言罢,命贾汉复记录。

“诏令辛思忠,谕青海土官僧官,晓以我大顺律法,命他们皆来投顺,并配合官府勘验所有寺院所属僧官、僧兵、婢、财产,但有不遵不从乃至聚兵抗拒者,大军立至,夷为平地...”

同处置西北土司一样,对青海境内的土官僧官,陆四虽痛恨,但仍留一线生机。

即命当地僧官献出大半财产还俗,所领地盘改土归流,由官府统一治理百姓,编丁成册,彻底与寺庙僧官脱离。

投顺的原先土官、僧官不得留任,但可许他们携亲族十左右迁往内地,或从商、或务农、或读书、或其它市业。

土官有品者可任官,僧官却不得任官,不愿还俗者发予戒牒准其往内地其它省份寺院挂靠继续修行。无朝廷给予戒牒者私自挂靠,或潜回原籍者,以谋反论处。

“青海境内不愿还俗普通番僧当尊重其选择,但须集中于一地进行修行,由朝廷聘请内地有名法师前来主持,朝廷亦要出资购买印刷经文供青海番僧修行之用,若言语文字不便,当地官府须配以翻译通事...”

考虑藏佛同中原修行的佛法有很大不同,陆四便决心采取“留学”、“换”、“支教”、“挂靠”等方式从内地著名寺院调拨僧前来青海,主持当地佛事,再通过官府手段渐渐取缔旧法,这样不仅保证一些百姓信仰需求,也能从根本上杜绝再出现法王、僧王骑在百姓上的恶事。

当地真心信佛的僧也当区别对待,定期往内地寺庙流,保证经法畅通,学真佛真经。

“出家除非还俗,否则不许娶妻生子,违者处斩。还俗者当与寺庙无关,官府册,耕牧商业,从军读书,都由自便...”

陆四认为光这些还不够,此外也要开展群众运动,先是让那些从寺庙治下获得解脱的百姓真真实实尝到利益,再动员他们揭发寺庙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