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民谣(2/2)

王一成的音乐修养极高,文学造诣也极高。中国文学主流一直是韵文,表达意的句式也越来越长。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是“窈窕淑,君子好逑”类的四言诗为主,唐朝就开始五言诗,七言诗。

而到了宋朝,更繁复通俗的词就出现了,比如“我住长江,君住长江尾。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就算普通市井之,也能听得明白。

到了元朝出现元曲,元曲本就是唱给百姓听的,就更平白如话。

章朝文为了更好的写出心声,篇幅更长的小品文和开始盛行。

比如评委之一张岱,就是个中高手。他的《湖心亭看雪》,短短百字,描状物,跃然纸上:“大雪三,湖中鸟声俱绝。是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

这样小品虽然不是韵文,却别有韵味,如诗如画。

章朝如今的状态,正类似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许多尤其是年轻放飞自我,思想天马行空,接受能力也超强。王一成这样的大师也不例外。

杨淩的唱法,有些类似曲子,王家家传最擅长这个。曲子就讲究通俗易懂,就是这歌词有些太通俗易懂了吧?

文言文熏陶出的王一成,虽然有些难以接受这样通俗的唱词,但是家杨淩说了:这是民谣,对于民谣他又能说什么?你总不能要求普通百姓进行文言创作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