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避雨和论炒茶(1/2)

“你没事吧?”姚禹扶住陆沉鱼问,

就像是许多狗血桥段一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男主在主即将摔倒时出手扶住对方。

然后四目相对,柔似水,火花碰撞,拉……

然而,

老天却似乎没兴趣看上演腻腻歪歪的狗血剧。

就在姚禹扶住陆沉鱼的时候,

天空电闪雷鸣,原本豆大的雨点化为倾盆雨,劈盖脸地打下。

打得姚禹一鼠窜,狼奔豕突。

幸好。

雨势变大的时候他们已经下了山,而且距离茶园大门不足五十米。

梅竹园的大门门有一排两层半的小房子。

那是茶园主用来炒茶的地方。

姚禹一行受雨势所迫,只好跑到这排小房子里躲雨。

跑进屋檐下时,不少的衣服都被打湿。

茶园的向导妹纸赶紧打开一间炒茶室,说:“雨太大了,大家先进来避避吧。”

进了屋,赵汾阳和朱行琛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嘬牙花子:

“这天气预报不靠谱啊!不是说最近没雨吗?”

“幸好咱们提前下山了,要不然非淋成落汤不可。”

姚禹也从外衣袋里摸出两包纸巾,自己抽了两张,剩下全塞给陆沉鱼、姚婵:“快把身上的水擦擦,别感冒了。”

这一阵雨来的很凶,看样子没有十多分钟是不会停的。

姚禹擦了擦身上的雨水,开始打量起炒茶室里的布置。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房间,有些类似仓库。

炒茶室里,贴墙码着一排整齐的柴。

在炒茶室的中间,还有三个用青砖砌成的炉灶,上面夹着三超大的铁锅。

姚禹走到铁锅前掀开锅盖看了看,发现这锅很,至少可以用来同时炒十斤茶叶。

炒茶,可以说是一门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要经过微火烹炒,慢慢烘水分,才能长久地储存。

民间炒茶的手法五花八门。

不同的茶叶,不同地域,不同的季节,都有不一样的炒茶方法。

如果全部列举出来,甚至可以编纂成一本数十万字的炒茶手册。

“哥,这些大锅都是用来炒茶的吗?为什么三锅的大小不一样啊?”姚婵凑到姚禹身边问道。

姚禹也是闲着没事,才把每锅都掀开看了看。

他说:

“这三锅有不同的用处。最左边的那最大,是生锅。中间的这是二青锅,右侧的是熟锅。”

“炒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每一个阶段,用来炒制的火候和方法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不同的锅来区分加工。”

“生锅就是用来给茶叶断生的锅。新鲜茶叶要炒到暗绿色,脱去大量水份,才可倒二青锅。”

“二青锅则主要起继续杀青和搓揉茶叶的作用,锅温要比生锅低一些。”

“在二青锅中将茶叶炒到有一定的粘后,就可以把茶叶倒进熟锅。”

“这时候的茶叶水分更少,茶叶体积进一步缩水,质地却会更。茶叶熟锅里炒制时,锅温要比二青锅还低。”

“茶叶经过这三锅的烹炒,才算炒熟。”

“只有经过这些步骤炒熟的茶叶,才能被封装之后拿去售卖。”

“当然,我说的仅仅是指龙井这类绿茶的制茶过程。如果是做红茶或者乌龙茶,那制茶过程就更繁琐了。”

姚禹侃侃而谈,直接将西湖龙井的制茶方式说了个遍。

一旁,其他听得目瞪呆。

茶园的向导妹纸赞叹道:“这位小哥哥懂得真多!你以前在茶园工作过吧!”

姚禹笑着摇了摇

“没有。不过我看过老师傅炒茶,所以知道一些。”

“切,谁知道是不是事先搜索了,故意在妹纸们面前卖弄博学。”杨锐小声哔哔,赵汾阳和朱行琛以为然。

倒是陈立的关注点与众不同。

在姚禹科普了炒茶知识后,陈立说道:

“这柴火灶真好,跟我老家农村的差不多。”

“禹哥,咱们晚上如果能用柴火灶做一顿晚饭,那味道绝对比用燃气灶做的香多了。”

朱行琛也说:

“这倒是。有些菜,比如红烧和焖猪脚,用柴火灶做出来的就是要比用其他方式做的好吃。”

“可惜现在市区不允许烧柴了。不然我真想在后厨里摆上两个柴火灶。”

姚禹笑了笑道:

“烧柴烟很大的。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