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一品燕窝(1/2)

“不错,说得很好!”陆淮维赞许道:

“厨艺一途,学无止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你们都是优秀的年轻人,在厨艺上很有天分。”

“所以平时,你们就更需要注重学习和积累。只有不断加深对各种食材的了解,你们在这条路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陆老爷子所言甚是,晚辈一定谨记教诲。”姚禹笑嘻嘻道。

这副有点皮的德性,顿时招来了陆沉鱼的白眼。

稍微考校了一下几人的见识,陆淮维也不多话,开始教他们做{一品官燕}。

一品官燕,是清廷的宫廷御菜,也是满汉全席中的一道大菜。

传统的宫廷做法,如今除了陆淮维外,现在也没有几个人会了。

不过就算陆淮维今天不教姚禹,姚禹以后也能从自家曾祖父留下的菜谱中学会这道菜。

因为,姚禹的曾祖父当年就收留过好几位从京城逃难出来的宫廷御厨,并且从那些宫廷御厨手中,收集记录下了大半部分宫廷菜谱。

和开水白菜一样,一品官燕的做法也不复杂,关键就在食材的配比和高汤的熬制。

泡好的燕窝用清水冲洗三遍,冲洗时不能揉搓。

冲洗过后,燕窝搁置一旁备用。

然后,便要熬汤了。

传统宫廷风味的底汤必须要用到鱼肚、鱼皮、干贝、鱼翅、海参、鲍鱼、鱼脆(鱼骨)、裙边等食材。

而这八种食材,又称水八珍。

因此,清廷的一品官燕又叫做“一品浓汤八珍燕”。

其中水八珍里的裙边,是指甲鱼壳边缘上的软肉

这玩意儿可跟小姐姐们的漂亮小裙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so,千万不要想歪了→_→。

陆淮维将水八珍依次处理,倒入锅中,又切了一些竹荪,洗了几颗红枣,准备过二十分钟后也放入汤锅。

煮汤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活儿。

既简单又不简单。

说简单呢,是因为煲汤不需要多高明的手法。

只要知道添多少水,放多少料,每隔多久掀开盖子搅合几下就行。

说不简单呢,是因为不同的菜品煲汤用的料都不一样。

做什么汤,加多少水,什么料要先放,什么料要后放,什么料要煮到一半就捞上来,什么调料要在什么时间点上加进去……

这些诀窍和要领综合到一起,就是一道汤菜的秘诀和秘方。

掌握了秘方,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会太差。

但如果没人告诉你秘方,只凭个人摸索,或许在失败成百上千次后也未必能做出想要的味道。

所以,许多厨师才会愿意跟在名厨前辈身边工作学习。

很多东西,只看书是学不会。只有亲眼见过前辈示范之后,才能掌握。

在陆淮维熬汤的时候,姚禹便已经将【洞若烛火】技能激活,把陆淮维煮汤时的每一个步骤和动作都刻进了脑海。

中火炖汤二十分钟后,陆淮维便把竹荪、红枣也加了进去。

炖汤的过程是很漫长的。

在等待的期间,陆淮维也没闲着。

陆淮维跟姚禹他们提到了许多种一品官燕的衍生菜品,并教导他们,当厨师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又过了十分钟,底汤算是煮好了。

陆淮维将炉灶关火,正准备把装满汤的汤锅端下来,姚禹便上前两步,替他代劳。

口大汤锅装满汤后也有二十多斤,又沉又烫。

姚禹身为晚辈,又怎好眼睁睁看着陆淮维做这种粗活。

陆沉鱼见姚禹还算机灵,知道上前搭把手,不禁微微一笑。

姚禹将汤锅端到案板上,陆淮维用开水将燕窝冲烫一遍,将燕窝平分装入六个小汤盅。

燕窝装好后,每个汤盅里又放入了10克左右的冰糖。

而后,陆淮维又用汤勺舀了些刚煮好的汤,浇入汤盅。

入汤盅,盖上盖子后,便要把汤盅放入加了水的砂锅中大火炖煮。

这样再煮十五分钟,将汤盅取出,洒入一些细盐和鱼露,这道一品官燕就算做好了。

从备料到完工,做这道菜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等到陆淮维把一品官燕做好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燕窝出锅,一股非常清淡且清甜的香味散发开来。

嗅着那股味道,今早吃得不多的姚禹顿时饿了。

陆淮维笑呵呵道:“这道菜的做法你们看明白吗?”

“看明白了。”

陆淮维点了点头,说:

“嗯,既然都看明白了,你们就尝尝我做的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