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装逼,晋级,以及复活赛(2/3)
计了出来。
目前,营业额排第一的是季荀的西餐厅,单营业额将近四万。
其次是御坂美绘和玉食榜第九俞孟冬组合的料小店,营业额在三万八左右。
买西餐和料的果然很赚啊。
再次,便是姚禹小店,营业额三万七千七。
然后是凌照池小店、朱行琛的飞饼店、沈秋明的卤味店以及沈林轩的茶餐厅。
至于小店的排名和营业额,就不再细说。
从目前的营业额排行看来,姚禹小组想要直接晋级是没问题的。
只是今,还得忙碌一天。
快到八点左右的时候,陆沉鱼三和名选赛负责运送食材的货车同时来到小店。
送货员卸了货,四再次进
备菜环节。
中午时分,庞大的客流如期而至。其中有不少都是昨天的回
客。
姚禹小店的菜单仍是昨天的菜单,不过预备的食材数量,却比昨天多了百分之二十。
但即便如此,一个中午的时间,堆积如山的食材也被卖掉了一半。
等到晚上的时候,两位主厨已经换成了白袁初和赵婧兮。
连续一天半的高强度工作,重复上千次的颠勺翻炒,令姚禹和陆沉鱼感觉胳膊酸痛难挡。
如果再不休息,恐怕两的胳膊就真要断了。
厨艺再高明的厨师,也经不起如此高强多的劳作。尤其是陆沉鱼,这种繁重的工作,对生而言更是一大考验。
明明有着可以吊打明星的容颜,明明家中条件优渥,却仍旧坚持着要当一线厨师。
陆沉鱼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韧劲,令姚禹感慨,也让他感到心疼。
不是出身厨艺世家的,可能无法理解陆沉鱼的这种坚持。
但姚禹明白,她是想要把陆家菜传承下去,不愿意让陆淮维、陆涛一辈子的心血终止在自己手中。
对于别而言,厨师或许就是谋生的职业。
可在姚禹和陆沉鱼这里,却是信仰,是追求,是依托,也是坚守。
所以,他们两才会愿意如此执着地在厨艺界中披荆前行。
也是因为这种执着的坚持,才令姚禹和陆沉鱼在如此年轻的年纪里,闯下了偌大的名声。
……
晚间的客流量依旧很大。
白袁初和赵婧兮掌勺之后,并不会令姚禹小店的菜肴品质因此下降。
又是好一通忙碌后,等到了晚上九点,四才卖空了所有食材,打烊收工。
连续两天的劳累,让大家都没有说话兴致。
姚禹仍然和昨晚一样,先送陆沉鱼三回星光岛选手村,然后返回别墅。
次,清晨。
大学城经营赛的比赛结果出来了。
姚禹和陆沉鱼小组,因为两天连续销售棚,夺得第一名。
季荀的西餐厅和御坂美绘的料店因为第二天后劲不足,客源不多,滑落第三、第四名。
至于本比赛的第二名,则被凌照池小组拿下。
剩余两个出线名额,则分别落朱行琛和沈秋明小组手中。
除此之外,其余小组全被打复活赛。
考虑到选手们这两天体力透支严重,举办方便决定,把复活赛的时间放到下午三点以后。
届时,被打复活赛的240名选手将会被临时重组成60个小队,接受由鸿蒙榜大厨出的考题考验。
最后,获得分数最高的10组小队将得以复活,其他选手,便会被彻底淘汰。
这一场比赛,对于很多来说都至关重要。
好不容易杀进名选赛前三了,只要再进一步就是64强,没有
愿意轻易放弃。
今天一早起来,姚禹就发现杨锐和陈立一抱着一个手机,在温习平时记录下的厨艺心得。
他见两少有地神色严肃,也理解他们的求胜心理。
姚禹对两道:
“临时抱佛脚没有用的。不如放松心,调养状态。”
杨锐感觉有点烦躁,他问:“禹哥,你说下午的复活赛会考什么?”
姚禹想了想道:
“出题是鸿蒙榜大厨厉建安。厉老爷子久居京城,做了一辈子的京菜。出的题目应该会和京菜相关。”
陈立灵光一闪,突然道:“他该不会让我们做满汉全席吧!”
“不可能。”姚禹哑然失笑:
“满汉全席一百零八个菜,光是准备材料就得要一个多月。”
“再说了,那种顶级宴席,也就只有麒麟榜大厨组团合作,才能做得出来。”
“不过……我倒是觉得,厉老爷子很有可能让你们做八大碗,但不见得会是满族八大碗。所以瞎猜也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