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全面溃败(求收藏)(1/2)
当年满清骑兵最后的一战,发生在北京通州的八里桥,在那一战中,满清这边骑兵加步兵总计三万余,而英法联军是四千余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明明数占优,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死亡个位数的微小代价,彻底击溃了满清的三万大军,也彻底击垮了满清朝廷的脊梁骨。
虽然当时的满清士兵早就不复他们祖先关时的英勇,但其中还是有不清悍不畏死的猛
的。
可惜面对落后了一个时代的武器差距,再英勇的士兵也没办法获胜。
眼前屈突通这支骑兵大队,面临的况就与后世的满清骑兵差不多。
他们很英勇,哪怕被包围了也没有投降,而是以命换
命,想要打出一个
子突围出去。
但很可惜,连弩的可怕之处在于,距离越近,杀伤力就越强,再加上超高的速,对于目标过大的骑兵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特别是距离拉近到十米之内时,弩手们根本不用特意的去瞄准,只凭感觉去盲都可以
中目标,这就进一步提升了
速,敌方骑兵死伤的速度也就更快。
再加上曾继带领着预备役杀到,战斗的结局也就不难猜了。
最终,从敌方骑兵出第一只箭,到最后一
被
落马下,死在
军之中,前后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时辰。
曾继提着染满鲜血的赤龙点钢槊,打量尸横遍野的战场,也许是经历了数次战斗的缘故,也许是拥有武圣之体,总之现在的曾继,对于血腥的场面已经没什么排斥了。
“立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碰到没咽气的敌军,不要犹豫,直接扑刀送他们上路!”
曾继虽然很佩服这支到死都没有投降的骑兵,但敌就是敌
,那种为了救敌
而被对方反捅一刀的事
,绝对不能出现在他这里!
优待俘虏的确有助于收复心,但那绝对不能建立在牺牲自家兄弟的基础上。
就在曾继这边结束战斗,打扫战场之时,屈突通那边的况也并不乐观。
唐军其他几路部队虽然不像曾继这样,玩出了骚作的战壕。
可即便是用传统的打法,装备上的巨大优势,还是让唐军占据了上风。
特别是在双方步兵正面手之后,那足以一刀连
带甲一起斩断的陌刀,以及厚实的铠甲,简直成了屈突通部的噩梦。
试想一下,你砍对方一刀,只能在对方的铠甲下留下一条划痕,哪怕你刀法湛,砍中了没有铠甲保护的部位,也最多造成局部的受伤而已。
而反观屈突通这边的士兵,一旦被击中,非死既残!
就这,还是最好的况,更让屈突通感到震惊的是,唐军士兵在中距离使用的弩。
八十米以内,不论是有甲还是没甲,只要被中,哪怕不死,也没多少战斗力了。
当屈突通的士兵们顶着连弩的压力,好不容易冲过去搏时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兄弟已经死亡过半了,这还怎么打?
“将军,唐军的武器远超咱们,再打下去恐怕会伤亡巨大的!”
屈突通当然也看到了,换成平时,他肯定会鸣金收兵,然后依靠城防战与对方打消耗。
可现在他已经知道李渊关了,用不了多久,长安周边的镇乡就会被扫平。
如果他不能尽快突潼关,支援长安的话,杨广绝对饶不了他。
哪怕他不在乎杨广,也要在乎自己的家,屈突通的家眷现在就在长安城内,一旦长安被攻
,他就真的被
上绝路了。
再退一万步!
就算他不在乎自己家的
命安危,想当一个大忠臣,为大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可手下的士兵呢?他手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来自长安周边,可不是所有都能为了所谓大义,不顾家
死活的。
甚至可以说,除了极少数的,大部分正常
的思维都是先家后国,连家都没了,国亡不亡又有谁会在乎。
这个时代可没什么国主义教育,哪怕是懦家思想,也只有那些读得起书的
才懂。
普通老百姓来当兵不过是为了讨一饭而已,甚至有些军队连军饷都没有,全靠每次战斗的缴获来奖赏士兵。
在这样的制度下,让他们抛弃家顽抗到底,你当
家是SB吗?
“骑兵呢?怎么还没有过来?我不是让他们抄唐军的后路吗?”
这仗打得如此憋屈,屈突通的脸色很难看。
就在这时,更糟的消息传了过来。
“将军,骑兵大队刚刚被团灭了!”
“什么?!怎么可能?唐军的左翼不是只有一队步兵吗?他们就算打不过,也应该能撤回来呀!?”
屈突通难以理解,但时间紧迫,探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刚刚的战况全部探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