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槐树湾(5/6)

一个大小婆的!

槐树湾的百姓,能够自夸到了如此的境地,由此就可以知道槐树湾的富庶了!

这槐树湾很是富庶,于是这行走的商旅也就更多了!

甚至,因为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是以,槐树湾这边的商们,对于官方风气变换更加的敏感的!

当初唐夏的忽然倒塌,槐树湾的商们,竟然先一步的躲了农村里面去了,使得慕名而来想要大抢一笔的白虎国鞑子扑了一个空。

等到方极夺回了小龙城的时候,槐树湾的商们又先行了一步,竟然率着家里的活计、家丁们,一拥而上,夺回了槐树湾,然后带着天地花名册,献给了方极派来夺取大龙城的青四将军。

至此,槐树湾便在方极的面前挂上了号,甚至,方极还亲告知冬临城的城主方楼,不可伤害了槐树湾的根基,大唐需要槐树湾这样能够生财的商旅孵化地。

正因为这样,使得在新生的大唐,槐树湾那边的商,竟然的增长了一倍之多!

经济更是直接上翻了一倍半!

要知道这可是唯一一个不依靠方极商业体系的帮助,还能保持倍速增长的地方了!

正是在槐树湾的带领下,整个冬临城的经济,在方极麾下十个城池里面稳稳的排了前四之中。

要知道那前三都是什么地方啊!

方极的起家之地,以一个小村落,发展成为了一个城池的大龙城,方极最先拿下,并且免除了一年商税,大部分农税的小龙城、还有就是郡城和都城所在的遂郡城!

由此,就足以看到冬临城的这一个前四,是多么的难得了!

正因为这样,使得方极对于冬临城的商业倾斜,越来越多,而这样一来,使得槐树湾这边的商旅也就也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商业从业员的渐多,各行各业的需求,都是旺盛起来,是以,槐树湾这边,还有了银号的雏形了,也就是银行的前身的前身!

却说这槐树湾镇上,有着一户家,这家姓王的,称隔壁老王。

做的却是小货郎的营生,平里都是走街串巷的,靠着售卖针线脑,维持着一家子的吃喝的。

老王有着三个儿子十个孙子,家大业大更大的老王,渐渐的就养不起这一家子了。

正好镇上有商户联合起来,开设了一间专门服务商的店铺,叫做银之号!

这银之号,顾名思义,做的就是银钱上面的买卖的!

若是脑子迟钝一点的,自然是猜不透,这银子本就是固定的,这拿银子买卖银子,这不是犯蠢吗?

实际上是不然的!

不管是什么时候,常使用的,都是铜钱居多,只有大宗的采买,和商旅之间,才会使用银钱购物了。

这铜钱与银钱的兑换,一直以来都是一桩生意的!

但是,这银之号,所做的,却不是兑换银钱的生意!

实际上虽然槐树湾商业很是繁茂,这兑换银钱的生意,在槐树湾应该是很好做的才是!

但是,实际上不然,当一个社会越来越成熟的时候,这赚快钱的生意,便都被堵了起来,就算是看起来很赚钱的生意,实际上从业的员已经足够多了!

无论任何一个行业,不管怎么赚钱,只要是从业员多了之后,这自然就不怎么挣钱了!

兑换银钱的银号,一样如此的!

槐树湾的商业很繁盛,每天流转的银钱,就像是小山一样,但是,在槐树湾,基本上每条街都有那么两三家银号的!

这样一来,从事兑换银钱的生意,也就是落得一个稳妥罢了!

银之号的生意,却不是兑换银钱,甚至,银之号根本就不做这个生意的!

他所做的,便是放贷与吸存!

没错,就是现代银行的经营方法!

不要小瞧了古的智慧,实际上,之所以现代大行,在古代不曾听闻的生意,若是在古代经营,会将底裤都给赔掉的!

银之号之所以能够设立,是因为方极不剥夺民脂民膏的意思,得到了贯彻的执行。

方极的麾下,就算是大兵,都是识文断字的,军中的先生,只要不是战时,每晚都会教授文化知识,而且还是方极编撰的课本!

若是说引经据典,这些没有上过什么正式的私塾的兵哥哥们,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若论生存能力,这些算得上是方极亲手培养的兵将们,可就要甩了那些只会摇晃脑的家伙几条街了!

遂郡十城,任何一个城池之内,县尊和同知两之间,要么一个是方极从军中负伤的将士中挑选出来的,要么两个都是军中退役员!

正因为有这些算得上是方极一力培养的才,使得方极对于地方的掌控,根本就不是以往的历朝历代可以比拟的!

要知道,军中的先生们在教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