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放下包袱(1/3)
京城去往春城的公路上,一辆黑色的轿车向着东北方向快速行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车上许大茂、李青,还有送程小繁花那位邱姐同样姓邱的丈夫。
此刻他正坐在后座上,小心看护着两盆君子兰。
是的,许大茂最终还是选择“回家”一趟。
他想面对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车子一路轻轻颠颇,终于来到了他久违的家乡春城。
“青子,找个招待所我们先住下吧。”
李青应了一声,开着车在春城转了一小圈后,最终在天池饭店门
停了下来。
下了车的许大茂看着天池饭店的牌匾感慨万千,这个曾经让他只能远观的地方,如今再瞧也就这么回事。
天池饭店在春城是很有档次的饭店,在这个很多
家还没有彩电的年代,饭店的房间里已经有彩电了。
在
们每月工资约为80元的时候,在天池饭店住一宿的费用是8元至10元。
尽管这样,也不是
都能
住的,当时
住需要有介绍信。
因为这里地处车站附近,
通便利,旅客往来频繁,饭店年平均营业额可达500万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它都是春城大型旅店之一。
本来打算开三个房间,不过因为老邱宝贝一样抱着装着两盆君子兰的箱子,估计他自己一个房间都睡不着觉。
最后还是开了两间房,李青和老邱住一间,许大茂自己住一间。
在计划经济年代,春城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可惜后面工业基地转移,东北地区也渐渐没落了。
吃大哥、穿大哥、吃穿用完骂大哥。
这是后世一些网络上对东北现状的形容。
但是依着许大茂来看,某些地方骂的还真就不冤枉。
还有长影厂,出品过《上甘岭》、《英雄儿
》、《刘三姐》、《白毛
》,虽然和北影厂相比差了不少,但同样赫赫有名。
可以说计划经济时代的春城要工业有工业,要艺术有艺术,牛
的一塌糊涂。
早上三
先出去打听一圈,得知春城现有十个君子兰
易市场,分布在火车站、朝阳公园、老圈楼、光复路、永春路、红旗街、万宝街、清华路等地段。
倒是省去了许大茂不少功夫,因为他们就在车站附近。
如果价格合适,许大茂打算直接就让老邱把君子兰在这卖了。
毕竟这玩意就是意外之财,如果不是许大茂告诉程小繁的话,恐怕他们两
子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意识到这东西是个值钱的东西。
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最近的站前广场看看。
外面天寒风紧,里面热
冲天,无数吵杂的声音混在一起。
群中有裹羊皮袄的,穿军绿大衣的,穿呢子大衣的,还有极少数穿羽绒服的,一个个
着各自属地的
音互相讨价还价。
场面当真是热闹非凡。
三
刚刚踏
站前
易市场,一个脸盘不小,眯着小眼睛的青年立刻迎了过来。
“大兄弟,你们是过来这是卖花的吧?”
满嘴的大碴子味儿让许大茂一阵亲切。
毕竟严格来说他属于这里。
然而他们还没有回话,青年自来熟的伸手向老邱手中的箱子摸了过去。
“你
什么,滚一边去。”老邱立刻警觉,身上都紧绷了起来,感觉好像随时准备和这个青年动手。
许大茂呆住,他还真没成想这个平常看上去蔫了吧唧的老邱有这两下子。
李青也在老邱出声过后,站到前方过来。
190以上的壮硕身体直接让青年败退。
“没事,打开给他瞧瞧。”
老邱闻言稍稍迟疑,还是将箱子给打开了。
“这两盆花怎么样?你多少钱能收。”许大茂看着凑过来看花的青年问到。
“5000一盆,两盆我都要咯!”青年看过后立马回了一句。
才这么点钱?
许大茂皱了皱眉。
这个价格可比他心中所想要低上不少。
“抱着走吧!”冲着老邱说了一句,许大茂不再理会青年。
他总觉得价格肯定不止5000一盆。
“我再加二千。”
三
没理会继续向着
多的地方走了过去。
“再加三千。”
“一盆一万...”
如今的
易市场,只要你手里抱着花,那就不愁别
来出价。
果然从东
走到西
几百米的功夫,一盆花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5000涨到了21000一盆。
看来这花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不然他们这些
也不会出价但两万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