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难民大迁徙(1/2)

不少清兵听到了这些消息,许多欢声鼓舞,谁都不想当俘虏,特别是众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许多松了一气,因为它们知道自己的命运,至少不会死。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要是在大清,咱们都没命了。”

“确实,当年咱们当绿营兵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待遇,现在不过是运一些,居然管饱管钱。”

清兵俘虏开始议论起来。

他们甚至感觉到双方的待遇差距十分地巨大。

在这里,只要帮忙监管难民,他们每一天都能获得十文钱,当然,还不止这一些,比如每天都会管饱,全都是白米饭,而且有鱼有,不再像绿营里面的糟糠。

虽然每给的钱不比当兵的时候多,但至少公正透明,而且自己身为俘虏,有这样的待遇,属实不易。

“当年听说他们待民如善,原本我以为是一个笑话,没想到居然是真的,早知道我就举家南下,投靠他们得了。”

“现在投靠也来得及呀!”

“咱们现在是俘虏,怎么可能?”

“只要好这件事,说不定咱们就能提前放出,然后成为此地的子民,你看这些老百姓个个都有田地分,我都想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上炕。”

清兵很快都同意了这些做法。

毕竟这种买卖十分划算。

清兵们拍了拍身上的脏泥,那些移民局的官员开始点名,他们便一锅风地围了上来。

七嘴八舌。

生怕自己慢了别一拍。

官员们瞧着他们争先恐后最后打起了架,有些无语,特别是这些瘦瘦弱弱,生怕打起架来会死好几个

于是他们便拿出了一把手枪,朝着晴朗无云的天开枪。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响彻了整个营地,原本打得热火朝天的清兵俘虏,立刻变回到原本乖乖儿的模样。

一动也不敢动。

“这才像个样子嘛,你们做俘虏又有做俘虏的样子,天天就来打架,有何前途?”

移民局的官员没好气地骂道。

看着这些兵,一点规矩都没有,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现在排队过来登记,要是谁敢打架斗殴,老子第一个就把他踢出去!”对于这些清兵俘虏,这名官员的架子倒是贼大。

其他清兵只是咽了咽水,悄悄地说道:“还是赶紧的吧,应该不缺。”

于是清兵摸了摸嘴上的鲜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规规矩矩地排起了队伍。

之后他们便开始七天的训练。

主要的内容是正步,排队,接着是教会他们如何行使好自己的工作,毕竟这些清兵当恶惯了。

必须让他们在转移难民的途中,抛弃当清兵时候的恶霸模样。

……

此时在湖南江西边界。

因为战的原因,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并未遭受到炮火的洗礼,把家给毁掉了。

当时湖南军以及清兵,在行军的路上,抢劫,踩坏庄稼,放火焚烧房屋,等等一系列行为,导致难民出现。

战争时期。

小农经济的弊端显露无遗。

无论是在清末民初,还是十四年抗战,以及解放战争,难民的数量有增无减。

所以就会出现们耳熟能详,闯关东,闯东北,闯虎,这些大移民的词语。

许多百姓根本没有存到太多的粮食,一到战,只要粮食毁坏,他们根本没有余粮度过冬天。

只能四处逃难,看看哪里能够谋求生活。

只要有一开始逃难,其他也会纷纷跟上,毕竟没有愿意待在混的地方。

特别是发生战争的城池。

他们更不可能待在城内等死,只能回乡下,而自己的乡村更不可能容纳他们,因为家都自身难保。

所以不仅山间小路,还是绵绵不绝的官道上,都能看到许多百姓,背着旧肮脏的行李,或者推着一辆发出咿咿呀呀的推车。

穿着已经败不堪的鞋,在崎岖不堪的道路上行走。

湖南发的战争,足够让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的湖南可拥有将近一千五百万

若是保守估计有百分之三四的因为战而流离失所,那么也有五六十万,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些难民逃到其他地方。

即便当地县城已经成为中联邦管辖地域,但当地的官员部,并不会一味地将他们接收。

毕竟自己的辖区也是刚刚解放,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进行,打土豪,分田地,丈量田亩,修建水利设施,所以当地的百姓还没有进行,更不可能优先供给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