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小东西,大影响(2/3)
要是这个锡矿是在岭南道,冯家凭借着本地优势,说不定还能分一杯羹,但是在南洋的话,就无能为力了。”
事不关己,房镇倒是可以非常悠闲的在那里发表着意见。
“对冯家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事,但是对楚王府来说,这却是一个好消息。我看了罐
作坊制作的罐
,成本比玻璃罐
要低,运输又很方便,到时候肯定可以大量的售卖。
岭南这里,最不缺各种水果,而大唐北边,很多
都没有吃过这里的水果,只要水果罐
的价格不要太夸张,根本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而罐
的销量上去了,对于镀锡铁皮的需求肯定就会快速的增加,这就会导致锡的价格不断上涨。
现在平安贸易搞出这么一个大锡矿出来,是个好事啊。”
虽然许昂是冯家的
婿,但是首先他是楚王府在广州的负责
,肯定是优先考虑楚王府的利益。
“你能这么想就好!如果罐
真的跟你说的这样,长安城的勋贵百姓,肯定都会想着买一点荔枝罐
尝一尝鲜。”
“不仅是荔枝罐
,楚王府还安排
去蒲罗中也修建一座罐
作坊,到时候南洋的水果也能出现在大唐百姓的餐桌上,肯定会引起一
不一样的
流。”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许昂觉得水果罐
有望成为大唐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特别是的到了冬天的时候,连吃青菜都是一件奢侈。
那个时候水果罐
的销量,必定会迎来一个
发式的增长。
“广州府这边,这几年得益于商贸的发展,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算是有了明显的提高。附近州县的寮
也都愿意来城里面做工了,这对稳定岭南道的统治,也是很有好处的。
听说冯刺史如今准备修建广州通往东西北边几个州府的水泥道,到时候广州就再也不是那个大家闻之色变的发配之地了。”
一旁的程刚,对广州的前途显然也颇为期待。
如今,他们三个都是各家在广州的负责
。
广州在大唐的地位越高,他们也就水涨船高的提升自己在府中的地位。
“程兄说的没错,商贸和甘蔗种植,如今是广州最主要的两项营生,今后伴随着罐
作坊的兴盛,估计水果种植也会变得很有前途。
这里四季如春,冬天的时间特别的短,基本上每个季节都可以有水果来用来自罐
。”
房镇突然觉得罐
产业,似乎有望成为大唐的一个新兴产业。
不仅广州有水果,江南道也有,南洋就更不用说了。
甚至就是关中地区,也一样有黄桃之类的水果,可以用来制作成罐
。
这将会是一个大产业。
房镇准备吃完饭之后,就好好的写一封信件回去,给家里汇报一下自己对于罐
产业的看法。
反正以楚王府做事的手段,像是罐
这样的东西,他们是不会介意有其他
进
的。
……
作坊城,如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开春以后,大唐各行各业
发出了巨大的活力。
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的动工,一下就刺激了许多产业的发展。
基建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要不然后世也不会动不动就使用基建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
大唐的钢铁产量,在贞观十八年是翻了一番,今年也会继续以好几成的增速在发展。
但是大唐
易中心里
,钢铁的价格不仅没有因为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反而稳中有升。
没办法,需求太旺盛了。
要不是楚王府在拼命的扩大钢铁产能,估计铁路一开工,钢铁价格能够直接给你来个翻一番。
好在镇北道的大型炼铁作坊,已经满负荷的开始运营,并且在考虑继续扩产。
楚王府在江南道的炼铁作坊,也已经顺利的投产了。
如今幽州,楚王府新的一座炼铁作坊,也在快马加鞭的修建之中。
不客气的说,大唐此时的钢铁产量,已经占据了世界钢铁产量的九成。
这绝对是一个吓死
的数字。
《大唐
报》上面,每年都会刊登这些数据,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泄露秘密。
因为这么巨大的数字,传到一些遥远的国家那里,
家压根就不会相信。
而在大唐周边的国家,都知道双方实力的差异,等闲不会去招惹大唐。
“王爷,听说长孙家的炼铁作坊,已经成功的掌握了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大大的下降成本。如今他们出售钢铁,已经不会亏本了。
甚至因为今年的钢铁售价有所上涨,长孙家的炼铁作坊,今年估计可以挣到相当于过去几年的利润。”
王富贵有点小心翼翼的跟李宽汇报着自己打听到的这个消息。
楚王府跟长孙家不对付,这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