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征途(1/2)
当程咬金带着大军在陇南四周清剿羌
叛
的时候,在倭国北部,一支船队也在缓缓的往北而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季节去探索北太平洋前往美洲的路线,危险要相对少一点。
至少碰到浮冰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冬天。
李耿在长安城休整了两个月之后,就待不住,立马跟着东海渔业的船队,开始了新一
的探险。
不过,这一次的探险,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难波津出发,东方平这个新任的东海渔业总督跟着李耿一起去倭国北边视察新建设的函馆港。
函馆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是为探索新航线而准备的。
从地球仪上的
况来看,从函馆横穿北太平洋,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北美洲。
这可是比蒲罗中去希望港,然后再去北美洲要快了至少两个月时间。
这一来一回,效率可就差的太大了。
“东方都督,函馆港似乎有点荒凉啊,没有几艘船只出没。”
李耿是勋贵子弟,对上东海渔业这个既不像是商业机构,也不完全是殖民机构的负责
,并不会心虚。
大家的沟通还是很平等的。
而东方平出身低微,虽然现在也算是身居高位,但是也不会看不起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倭国虽然
不少,但是北边这个大岛屿上,一年四季都比较寒冷,除了一些土
生活在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
员活动的踪迹。
不是我说的夸张,在这个岛上,现在的函馆港,就已经是
员最密集的地方了。”
北海道这个地方,是倭国经过了几百年开发之后才慢慢的有
气。
现在这个年代,估计岛上除了万把土
,基本上就是
迹罕至的地方。
东海渔业的
哪怕是想要抓几个壮丁都困难。
最近一年,也就是从大唐抽调了千把号
,慢慢的建设,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如果我们这一次的航线能够开拓成功,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点,函馆港应该还是可以变得更加热闹一点的。”
伴随着船只慢慢的进
函馆港,李耿言不由衷的说了句安慰的话。
其实他也很清楚,单靠给出海探险的船只提供补给,是养不起一个大港
的。
最关键还是要这里有商业利益才行。
“希望如此吧。不过我听
说,函馆四周的海域,似乎有挺多鱼群出没。这一次我专门带了几艘捕鱼船过来看看,如果真的鱼群很多的话,倒是可以吸引一帮商家来到函馆捕鱼。”
很显然,东方平认为把函馆定位成一个大型的捕鱼中转港,比探险补给港,要有前途的多。
登州就是因为捕鱼业和捕鲸业的繁荣而兴盛起来。
不过因为聚集了太多的捕鱼队,这几年的产量已经慢慢的陷
到了瓶颈阶段。
虽然不至于说捕不到鱼了,但是哪怕是捕鱼船数量还在增加,产量却是没有什么增加。
所以一些渔船已经开始朝着难波津和蒲罗中发展。
从难波津到函馆,哪怕只是普通的渔船,有个小半个月时间也就足够了。
如果是东方平他们乘坐的新式飞剪船,顺风顺水的
况下,一个星期就到了。
“这里的地理位置太靠北,一年四季的气温应该都比较低,不大可能有大量的海鱼出没吧?”
李耿这话,应该是代表了许多
的看法。
为何很少有渔船往函馆这个方面移动?
一方面是难波津四周的海域,目前还没有达到捕鱼的饱和状态,渔船的
子过得还不错。
但是,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认为继续往北的话,海鱼的数量应该是不断下降的。
所以没有几艘船会往北而去。
也就是东方平在难波津的时候,看到函馆那边的
员汇报说港
附近很多鱼群出没,他才会好奇的带着几艘渔船亲自过来走一趟。
“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我觉得函馆这边的
员既然说附近海域很多鱼群出没,自然也不会是在说谎,所以我才亲自过来走一趟。
并且,我还邀请了观狮山书院气象研究所的朱铜过来一起看一看,好好的研究一下函馆四周的气象,为今后开拓北太平洋航线服务。”
“东方都督,李郎君,这一路而来,我也在不断的记录各种数据。正常来说,函馆附近这里的位置,跟辽东道最北部的位置是差不多的,哪怕是夏天,气温也不算高。
但是我偶然间测了一下海水的温度,发现却是似乎比想象的要高。
虽然我还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只要海水的温度够高,那么函馆附近有许多鱼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