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涨价(求订阅)(4/5)
可是换一个单位看,五千吨左右。
是不是觉得低的可怕?
是不是有点怀疑这个数字是不是少了个零?
但是,事实就是只有这么一点。
虽然跟后世的产量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九亿多吨……
随便一家被淘汰的小作坊钢厂,产量都是大唐年产量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几百倍。
李宽想要改变大唐的一些东西,钢铁是绝对回避不了的问题。
所以,这些年李宽一直都投
了大量的钱财在炼铁作坊上面。
当然,这些钱财不是用来建造一座一座没有任何新意的炉子上面。
而是同时建设了几座高炉,给工匠足够的权利和资金去研究直接炼钢的方法。
这个年代,钢都是铁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而成,并不是直接冶炼出来的。
哪怕是冶炼技术最厉害的长孙家,也不例外。
并且,这个时候的铁料,质量也比较堪忧。
这也是楚王府的炼铁作坊一直没有对外售卖铁料的原因。
“王爷,你看,这些钢锭,就是前天那座炉子里刚刚倒出来的铁水浇筑出来的。这两天我已经把这些钢锭制作的横刀和其他
钢制作的做了对比,一点也不比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
钢要差。”
戴全心
激动的介绍着眼前的钢锭。
说实话,在正在的冶炼出这些钢锭之前,他也是曾经怀疑过是否真的能够直接炼钢。
毕竟,自古以来,百炼成钢,钢都是使用铁料加工而成的。
好在王爷一如既往的给
带来奇迹,不惜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就为了真的冶炼出
钢来。
“这两把横刀,哪个是使用我们作坊的钢铁制作的?”
李宽虽然心中很是开心,不过倒也没有戴全那样的兴奋。
毕竟,自己早就知道这事迟早能够成功的。
“王爷,是这把,你看这缺
,比旁边这把还要小那么一点,足以说明我们作坊直接炼出来的
钢,一点也不差啊。”
这个年
,评价一块钢铁好不好,可没有拉力测试机,也没有弯曲试验机,测不出它的抗拉强度,也搞不懂它的屈服强度,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来判断了。
再说了,大唐的
钢制作水平好歹也是国际领先,历史悠久,自有一套自己的评价好坏的标准。
“王爷,这把横刀看上去几乎没什么花纹,而旁边这把却是布满了美丽的花纹,要不属下来试一试这两横刀到底怎么样?”
薛礼作为学武之
,对于钢刀的好坏,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
从他的理解来看,戴全说的拿把刀,根本不像是一把好刀。
莫不成这老戴在王府待久了,仗着功劳够大,居然敢开始蒙骗王爷了?
“仁贵说的在理,王爷,就让我们两试一试吧。”
席君买的理解显然是和薛礼差不多。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将领也好,铁匠也好,基本上都会参考这个方法来判断一把钢刀的好坏。
古代的铁当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碳,还有很多硫和磷。
通过锻打,使得铁在红热状态下
露在空气之中,使碳、硫、磷这些东西被氧化脱除。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在铁匠铺子里,总是能听到“哐当、哐当”的捶打声音。
哪怕是到了后世九十年代,一些农村地区还能看到这种场景。
当然,铁匠只知道要这么做,至于为什么,就不懂了。
“行,你们要试就试一下吧。”
李宽看到薛礼和席君买都是一副不相信戴全说话的样子,也是一阵好笑。
虽然不确定眼前的钢锭质量水平如何,但是李宽相信这些钢锭真的是从炉子里直接冶炼出来的。
借戴全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在这种事
上欺骗自己。
“薛郎君,席郎君,要试你们就去旁边试吧,小老儿我还要继续给王爷介绍着钢锭是怎么冶炼出来的呢。”
虽然李宽提示过炼铁作坊的匠
一些炼钢的注意事项,但是戴全并不认为李宽真的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今天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是要好好的介绍一些炼铁作坊,嗯,准确的说是炼钢作坊,这两年的成绩了。
要不然,每年年底王玄策召集各个作坊掌柜开会的时候,炼铁作坊的
都是低着
不吭声,任凭其他掌柜的在那说闲话,这些委屈就白受了。
“没事,戴全你说吧,本王听着。你们两个也麻利点,左右不过是互砍几刀的事
。”
李宽自然能够理解戴全的不悦,但是也能理解薛礼和席君买的想法,所以
脆就在那里和稀泥了。
左右也不是多大的事。
只不过大家的理解水平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