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这个水平,李宽不大满意(3/3)
“嗯,这是一个办法,但是也需要考虑到私铸金币的
况。要是含金量低了,私铸的利润就会变得很高,这会刺激
铤而走险。”
一个金币换十个银币,一个银币换一贯铜钱。
同样是一个金币,如果含金量下降了,就意味着用更少的黄金就能换到更多的铜钱,其中的利益就变得很大。
只要利益足够,什么法律,什么惩罚,都是不管用的。
要不然,
家怎么会说,想知道什么行当最挣钱,翻开刑法查一查就知道了。
……
就在李宽悠然自得在家里陪着
儿的时候,遥远的中东地区,却是发生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
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军队占领了古老的波斯帝国首都泰西封。
这几年,行走在南洋,甚至是广州和泉州的阿拉伯商
越来越多,甚至连长安城都不时的能够见到他们的影子。
而波斯帝国的商
虽然也还是南洋地区最常见的海商,可是没有了强大国家作为依靠,可想而知,他们的前途将变得迷茫。
这个看似跟大唐没有什么关系的事
,慢慢的却是会带来各种影响。
而作为最先走出大陆的东海渔业,更是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变化。
南洋的局势,必然变得越来越复杂。
尉迟环一行
在回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阿拉伯帝国已经把波斯帝国的首都给攻占了,迫使对方
缩一隅,为最终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但是,一路上几次靠近港
补充淡水和食物,都能感受到阿拉伯商
的数量比来的时候变多了。
当然,就以尉迟环和房遗
的脑袋,自然不会去想那么多。
反正,在他们看来,东海渔业足迹所到之处,
都只能自己吃,别
顶多喝点汤。
有谁不服,那就飞剪船上的床弩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
在长安城的西市之中,今年年初就新成立了一家香料铺子,掌柜的就是一名来自阿拉伯的海商阿卜杜勒。
作为最早进
大唐的一批海商,阿卜杜勒在广州和泉州都有自己的铺子,去年,阿卜杜勒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去到大唐最繁华的长安城,开一间新的香料铺子。
阿卜杜勒有着自己固定合作的伙伴,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香料从南洋运输到大唐。
不客气的说,在泉州和广州,他是当地最大的香料供应商,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当地的香料价格。
甚至杭州和明州等地的海商之中,有不少
都是从阿卜杜勒的铺子里进货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这是阿卜杜勒的经商哲学。
从去年开始筹划,到今年初开业,阿卜杜勒的这家铺子,开业当天就成为西市最大的香料铺子,销量占据了四成以上。
要是一般的商
,对于这个成绩肯定就满意万分了。
但是阿卜杜勒觉得还不够,整个贞观十一年,他都动作不断,很是搞
产了好几家胡商。
西市卖香料的,本来就是以胡商为主,唐
的影响很弱。
这么一来,阿卜杜勒立马就成为占据西市香料销量六成以上的大户了。
垄断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涨价了。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西市香料的价格迎来了三连涨,一举把前几个月的降幅给抹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