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总有刁民在搞事(3/3)
边是吐谷浑的故地,那里留下来的基本上是吐谷浑的穷苦牧民,没有什么油水。并且地势险要,不利于大军展开,一路行军也多有不便。依我看来,我们可以从选择攻打松州。”
禄东赞作为一个番邦国家的宰相,能够在青史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面,自然是有他的过
之处。
“松州?”
松赞
布来到一副简陋的舆图面前,默默的注视了一会。
“松州离山南地区比较近,军粮筹措也相对容易,攻打起来应该容易不少,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很多
的印象之中,吐蕃国地处高原,粮食产出很少,是一个游牧民族组成的国家。
其实不是。
松赞
布的父亲朗
论赞本身是山南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通过南征北战,统一了大片土地,为松赞
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甚至在早些年,吐蕃国的都城都不是逻些城,而是山南琼结城。
这山南,其实就是在后世被称为小江南的林芝地区。
这里的海拔比逻些城要低很多,很是适合耕种。
这里的农牧民种植了大量的青稞,同时也养殖一些牛羊。
哪怕是迁都逻些城之后,很多周边的牧民,其实也是游牧,而是在固定的地方放牧。
可以说,吐蕃国其实是一个半农半牧的
隶制国家。
“要攻打松州的话,那就要尽快出兵,打完了胜仗,刚好可以回来赶上秋收。”
禄东赞也好,松赞
布也好,都不认为吐蕃国攻打松州会失败。
事实上,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没有准备的州府,成功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敢犯大唐者,后果自负。
“山南地区本来就有一些军马,我们再从逻些城带几万大军过去,同时让羊同也出些
手,想必就够了。”
伴随着松赞
布和禄东赞的决议,大唐的边疆又多了一些
在搞事。
与此同时,原突厥故地,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也意气风发的骑着骏马巡视着自己的部落。
没有了最大的对手,薛延陀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快。
虽然在东突厥的故地,大唐兴建了云中都督府等衙门来管辖一些区域,但是更多的地盘却是被薛延陀给接管了。
不客气的说,真珠可汗麾下如今有控弦之士二十万,连周边的大唐各个军镇将领,心中也隐约感到了不安。
虽然薛延陀靠近凉州的部落,很多牧民都已经成为了专职的养羊
,战斗力大减。
但是继续往北的地方,凉州城对他们的影响却是相对有限。
可以说,李宽的
原攻略,还远远没有到完全成功的地步。
逐渐强大的薛延陀,虽然还没有到和大唐翻脸的地步,但是边疆不时的冲突,却是时有发生。
西北贸易对此有着
刻的体会。
为此,听取了马周的多次汇报之后,李宽让王玄武把楚王府
报调查局的触角,也开始
到薛延陀腹地,以备不时之需。
贞观十二年的大唐,整体来说是比较安静的,对于这些边疆的动静,暂时还没有大的动作。
不过,总有刁民在搞事,该收拾的时候,一定会有
去收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