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好,本王就拭目以待!(2/3)
幸福场景。
这几年,
隶贸易在凉州和登州一代变得非常繁荣。
越来越多边疆的一些势力加
这场捕
的盛宴之中。
哪怕是在扬州这些远离边境的州府,都有专门的捕
船运输着一船船的
隶来到那里贩卖,价格比别处还要高一些。
“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唐郎君可是说了,只要大家好好的种地,家家户户种个上百亩水稻,一年下来,指不定就能卖个几十贯钱,长安城里的普通百姓也赶不上你的收
呢。”
阿史那勇作为村正,对于桃花村即将要种植的南洋水稻,还是专门去了解了一番的。
如果唐同
没有说谎,那么自己村子里的这些突厥
,还真有可能过上比长安城百姓还要好的生活。
当然,他肯定想不到,一旦水稻的产量大幅增加,价格肯定是要下跌的。
虽然不至于跌的分文不值,但是普通一户农户,一年就想挣个几十贯,还是不大可能长久持续下去的。
“听说明年开始,村子里就将设置一座蒙学,家里有小孩的,都可以去到蒙学里上课,这
子,还真是让
越来越有奔
啊。”
阿塔图一边跟阿史那勇说着话,一边麻利的收割着
枯的芦苇。
这些芦苇,割下来烧成灰,能够肥沃土地。
阿塔图可是牢牢的急着唐同
跟自己说过的话。
“楚王殿下,这一片都是桃花村新垦荒的土地,有一些已经耕好了地,随时可以准备使用了。”
就在阿塔图和阿史那勇说着话的时候,不远处停下来几匹马,真是李宽跟王玄策一行
,在唐同
的带领下,来到了桃花村视察。
“这些突厥
的积极
怎么样?可有什么怨言?”
李宽很关心这些突厥
的心理变化。
安置在边疆的胡
,是没什么希望变成唐
的。
但是,内迁到江南道这些远离边疆之处的胡
呢?
是否会成为当地混
的来源?
还是慢慢的融
进去,以唐
自居,几代之后,成为真正的一名唐
?
这个问题,李宽很想知道。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突厥
不习惯下地劳作,颇有怨言。不过,学生威
恐吓了一番,再树立了几个配合的典型,现在大家已经好多了。”
唐同
对李宽的
格有一定的了解,实话实说的桃花村的
况给李宽介绍了一番。
“单凭威
恐吓,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让这些
心甘
愿的在这里种地,还是得靠利益。”
李宽可不指望这些突厥
能够这么自觉的在大唐各个州县当顺民。
但是,如果安安分分种地的收益就已经超出他们的期待,那么
都是趋利避害的。
安稳种地就可以获得的东西,有几个
愿意打打杀杀的?
真当朝廷没有应对这些突厥
闹事的准备吗?
“是,所以这段时间,我也是通过夜校等各种方法,不断的给这些突厥
洗脑,让他们认同现在的生活,让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为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杰出学员,唐同
很喜欢动不动就学着李宽说话。
像是“洗脑”这个词,他听李宽说过一次之后,就熟练的掌握了。
“既然是种地,那就从种地上面想一想激励的方法。比如谁家的水稻产量最高,谁家每年种植的水稻面积最广,县衙可以给他颁发一个‘种田小能手’之类的称号,挂在大门前面。”
这种荣誉称号,成本几乎为零,但是往往却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除了虚名之外,实利也是需要的。
“王爷英明,到时候豫章县再给获得‘种田小能手’称号的农户一些优惠待遇,那么这些突厥
种地的积极
肯定会高很多。”
唐同
倒也一点就透。
“王爷,现在安置在各处的突厥
,没有得到里正的允许,是不可以离开辖区的,如果我们允许这些‘种田小能手’自由出
县城,那么吸引力肯定会非常大;如果再能给予这些农户一些物质奖励,那么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王玄策在一旁也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终归是花费不了什么,只要能够提高这些突厥
种地的热
,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这几天你们再具体商量一下,在春耕前把这个规矩给定下来,到时候在洪州各处的突厥
安置点都推行。”
桃花村的局面似乎比李宽想象的还要好一些,这让李宽对今年的水稻推广充满了信心。
“唐郎君,您又亲自过来啦。”
阿史那勇早就注意到远处那一行
了。
好歹他当初也算是突厥
当中的小贵族,算是见识过一些场面。
看到唐同
陪伴着的那个衣着华贵的郎君身边跟着好几名手持大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