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我们坐在那里看戏就行(3/4)
王杰作为太原王氏的嫡长子,虽然不直接负责家中商业上的事
,但是对于所有的事
,基本上都有发言权。
“郎君,降价一半也还是有钱挣的,并且挣的还不少。这种棉花比种麻要简单很多,再加上楚王府的机械作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辅助设备,棉花脱粒和加工成棉线,都变得简单了很多。不客气的说,现在我们一匹棉布的成本,已经比一匹麻布还要低了。”
王峰的这话,有点出乎王杰的意料。
“你说什么?棉布的成本比麻布还要低?这棉布明显比麻布更加吸汗,穿起来要舒服很多,长安城各家勋贵都喜欢使用棉布制作衣服,特别是贴身的衣物,几乎都是使用棉布制作的;反倒是那麻布,除了那些田舍
,没有什么
回穿啊。”
“没错,郎君您说的对!但是麻的种植没有棉花省事,也不适合在
原上种植。像是亚麻,它适宜温和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你把它放在朔州,虽然不至于种死,但是根本长不好。
并且亚麻要想出麻多,最好就是在气温变化不剧烈,昼夜温差小的地方种植,而却出苗到开花的时候,雨量还得多而均匀。哪像是棉花,整个朔州北部,广袤无边的
原,都是非常适合生长。”
但凡是种植了棉花的
家,大部分都曾经也或多或少的种过麻。
王峰作为太原王氏负责棉布的管事,自然也对麻的
况很熟悉。
“既然如此,那就降价吧。那范阳卢氏,跟萧家联手下南洋之后,一直不想我们介
到海贸之中,屡次给我们施加绊子。我要是没有记错,范阳麻布铺子是长安城最大的麻布铺子,范阳卢氏,是大唐最大的麻布商吧?”
别看五姓七望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联姻,已经绑在了一起。
但是彼此之间的竞争,却是一点也不少。
像是太原王氏跟范阳卢氏,关系就一直不算太好。
如今能够让自家的棉花取得先机,又能打击范阳卢氏,王杰自然是喜闻乐见。
“是的,当初在楚王府羊毛线的冲击下,范阳麻布铺子着实遭遇了巨大的危机。不过羊毛衣不适合天气热的时候穿,所以麻布的市场很快就稳定了下来,范阳麻布铺子还是牢牢的坐在了大唐最大麻布商的位置上。这一次,楚王府没有
成的事
,我们却是可以试一试!”
王峰自然希望太原王氏的麻布能够名闻天下,那时候他这个掌柜在太原王氏内部的话语权,也会上升不少。
“那就开始铺货,明天就按照去年一半的价格售卖。我们不仅在棉布铺子里售卖,大唐
易中心那里也不能放松。”
王杰在长安城待的时间不算短,自然知道大唐皇家
易中心在商业
易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郎君您放心,展示的样品早就送到了
易中心的铺子里了,明天统一开始售卖。这一次,我们要让大唐感受到棉布的新气象。”
王峰胸有成竹的说道。
这一次,自己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事
,让棉布的价格下降,让更多的
能够买得起棉布,王峰心中从来没有这么满足过。
……
大唐立国已经二十五年。
撇开武德年间,乃至贞观前几年不说,单单最近十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百姓们的收
,虽然没有
去统计过到底翻了几番,但是从东西两市以及
易中心每年不断上涨的
易规模,就能看出来大家收
的变化。
商业很繁华,必然意味着有许多的
袋中有闲钱。
虽然上个月被突如其来的
雨袭击了一顿,上长安城损失惨重。
但是在朝廷的有力赈灾措施面前,大家很快就恢复了生活的期望。
只要有希望,对未来有信心,大家就敢消费。
相反的,哪怕是
袋里有再多的钱财,大家也要捂着存着,留着应急。
“二郎,今年我们麻布铺子的销量,估计可以创新高。单单前面十个月的销售额,就已经赶上去年前年了,价格甚至稳中有升,上涨了半成呢。”
卢安满脸笑容的跟卢宣汇报着铺子里的
况。
作为范阳卢氏的嫡次子,卢宣常年待在长安城,又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的弟子。
虽然自身没有什么官职在身,但是
游却是非常广阔,每个月花费的钱财也不在少数。
而自家的麻布铺子,就是卢宣最主要的收
来源。
当然,很多的收
都是通过麻布铺子的掌柜卢安的各种
作之后,才到了卢宣手中。
否则,哪怕是卢宣,也不能随意的支取麻布铺子账上的钱财。
“真的?那实在是太好了!百香阁最近新来了几个姑娘,风
之盛,完全盖过了如梦姑娘,我手
上正好有点缺钱呢。”
卢宣作为范阳卢氏嫡次子,虽然地位很是高贵,但是家中的财产却是基本上没有他什么份。
嫡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