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把大象关进冰箱里(1/2)
窗外的
云越来越重,窗纸也开始刷拉作响,一场风雨似乎在所难免了,在这个
燥的秋季并不常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赵昊向自己
表态,自己是不支持夺
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他为了减轻科学发展的阻力,让读书
更容易接受科学、走进科学,所以一直采取‘反董反刘不反孔’的态度,将科学伪装成与理学、心学、气学、实学类似的儒家一支。
他宣称如果说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再诠释,那么科学就是对儒家缺失内容的补充。
如果科学跟儒家典籍发生冲突怎么办?那是因为董仲舒篡改了儒家的经典啊。
比如之前提过的‘天
感应’,就遭到了赵昊的猛烈批判,大骂董仲舒不学无术、编造谎言,误我华夏两千年!
但儒家跟科学冲突的地方太多了,一个董仲舒背锅太吃力,赵昊便又在李贽的建议下,把刘歆拉出来当靶子。说他为了帮王莽篡汉,大量编造伪经,来
饰新朝的合法
……
这套理论逻辑虽然简单粗
,但非常重要,它让弟子们不至于三观崩塌,科学不至于被当成邪教,这才平平安安走过了最脆弱的十年萌芽期。
可这世上没有只受其利、不受其害的事
,比如在张相公夺
一事上,弟子们的看法就与天下读书
别无二致。
都认为国朝以孝治天下,对父母不孝之
,对皇上安能尽忠?又如何号令朝野?
尤其赵公子还热衷于广收门徒。所谓‘一
为师、终身为父’,就是把‘师徒关系’向‘父子关系’看齐,要求弟子对待师父要像对父亲一样。
所以在‘如何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件事上,根本容不得赵昊骑墙,必须要站在‘夺
派’一边。
幸好外
看江南帮总是隔一层,加上赵昊从不出风
,向来躲在几位大佬身后搞风搞雨。所以外面
都以为,得等这帮大佬退了,才能
到他来话事。
殊不知赵昊早就用他神奇的表现,折服了各山
的大佬,几年前就已经是江南帮的话事
了。
正是这种外
不知道但自己
知道的状态,让张瀚的举动在外
和自己
眼中,有了不同的意义。
在外
看来,堂堂天官当然是自行其是,不受任何
左右了,所以在张党那里,不太会连累到赵昊。
在自己
看来,张瀚却是代表赵昊亮明态度了。赵公子毕竟是张相公的半子,子不言父过,不方便直接表态,大家也都是理解的。
~~
窗纸劈啪作响,这场秋雨终究还是下下来了。
“多谢元洲公帮我下定决心。”赵昊将第一杯茶斟给张瀚,充满歉意道:“只是这代价也太重了。”
“无妨,你爷爷都退下来十年了,老夫也早就该让贤了。”张瀚品一
赵昊带来的
州凤凰茶,只觉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带有一
独特的山韵。他赞许的微微点
道:
“真是好茶啊。你看,这世上有的是比当官还有趣的事
,何必恋栈这淡而无味的官场不去?”
“那个跟你同名同姓的江东步兵,也是这么想的。”赵锦打趣笑道:“其实我也早
够了。”
赵昊和申时行不禁苦笑,
家大冢宰和少冢宰都
得浑身是劲儿,恨不得向天借五百年。
到这两位却都崩了心态。
原因很简单,张相公当初提拔在南京等退休的张瀚当这个吏部尚书,就是因为他
老实好控制。所以张瀚名义上是尊贵的天官,实际上,
事大权都被张居正牢牢抓在手中。一应官员任免,全都要张相公点
才行,还经常出现内阁递条子下来,直接任命某某为某官的越权状况。
吏部沦为了内阁的办事机构,吏部尚书成了首相的僚属,这种被架空的
子能不憋屈吗?张瀚虽不像赵锦那样整天发牢骚,暗地里也没少长吁短叹。
这次张居正老父去世,说实话,张瀚和赵锦都大有解脱之感。心说张江陵这一走两年多,我们终于不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了。好在他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无论多高兴,都不会笑出声来。
然而这十来天事态的发展,让他们想笑也笑不出来了……
皇帝和太后是铁了心的要留张相公,张相公也只是假模假样的请辞,却还是舍不得那个权位。
这让两
比吃了苍蝇还难受,就更加剧了他们道德上的反感。于是两
跟赵立本合计一番,决定坚决不带
挽留张居正,顺便帮赵昊解个难题。
“老夫的结局已定。”张瀚搁下茶盏,目光幽邃的望着赵昊道:“现在压力完全来到你这边了。”
“是啊,兄弟,老哥我真替你发愁啊。”赵锦也叹气道:“我看你那老泰山已经钻了牛角尖,你怎么把他拉回来,劝他回家丁忧啊?”
“难啊。”一直默不作声的申时行,也愁眉苦脸道:“我是一点办法也想不到,张相公有皇上、太后、冯公公支持,谁还能让他改弦更张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