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众口难调(2/2)
杜哲与几位学子缓缓走来,“诸位是不该在佛门之地杀生。”
谢五嘟囔道:“完了,我二哥来了,吃不成喽!”
谢家老二是大房次子,也是谢家最出息的后辈。
李文硕哈哈一笑道:“来的正好,一起享用美食岂不快哉?正所谓,酒
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谢二郎跟着笑了起来,“说的好,我带了上好的云雾茶,正好配白凤汤。”
谢五又嘟囔一句,“二哥抽风了吧!”
与谢五一样想法的还有几位,因为家中最出息的兄长,竟加
了他们的队伍,要求一起吃白凤鸟。
李文硕抢了一只
翅膀,坐在纨绔与学子中间,调和着两边尴尬的局面。
“钦天监奏报,今年西北可能会有雪灾。”杜哲忧心道。
谢二朗同样忧国忧民,“如此百姓岂不是要受苦?这可如何是好?”
纨绔们吃的欢畅,西北有雪灾,管我什么事儿?
难道做一次好事,还要再去西北赈灾不成?
有志之士很快谈论起雪灾,有
提议,让地方官预先告诉百姓,加固房屋,多存柴火。
李文硕啃着
翅膀,琢磨杜哲什么意思。
围坐吃饭的众
,一半吃的热闹,端着碗喝汤,眯眼享受美味。
一半
忧虑的吃不下,愁着没影的雪灾,还有明年北地秋闱。
瞧瞧,这就是纨绔的自在。
要做好孩子,哪有心思吃这难得的美味?李文硕想着,盛了一碗
汤。
“若是西北雪灾,只怕关外......若是边关不宁,再兴刀兵,边关百姓如何度
啊!”杜哲放下汤碗,叹息了一声。
镇国公府李淳占醒过神来了,“哎呦!这是大事儿!”
谢二朗悠悠道:“其实,关外胡
不过求个吃喝,若能开放关城通商,至少能稳定胡
。”
李文硕眼睛一亮,“这事儿不好办,不过,我有个法子。”
“文硕老兄快说,有啥法子?”李淳占急着问。
“自然是通商,但不能开放关城,随便让胡
进来,还不
套了。”李文硕卖个关子。
“那是,就是因为这个,朝廷才不允许与胡
经商。”李淳占道。
杨六郎切了一声,说了句实在话,“切,说是不允许,可也没少了有行商走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