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新年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1/2)
泰和元年,正月初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后半夜响了几声春雷,接着便扯起满天丝丝冷雨,天气越发显得贼冷。
直冻得狗缩脖子马
鼻,巡夜的更夫皂隶更是一挂清鼻涕揪了还生。
却说何处城楼五更鼓敲过之后,萧瑟冷清寡静的京城忽然喧哗起来。
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唱喏声嘈嘈杂杂一片。
通往京城的各条街衢上,大大小小各色官轿一乘接着一乘匆匆抬过,轿子里的
个个笑容满脸。
要是平常这个点儿,憋着一泡尿也舍不得离开热炕
,但今儿个他们很早其实就醒了,有些
甚至压根儿就没有睡,一直等着五更鼓。
无它,只因例朝。
泰和元年第一天点卯当值,只要想着俸禄翻倍,六天一休……他们便一个个像打了
血似的兴奋。
而且,如今有机会再穿上官服的都是经过大
淘沙挺过京察的
,他们此刻的心
可想而知。
大内刻漏房报了寅牌,只见皇城午门内东南角的内阁衙门,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被司阍缓缓推开。
内阁首辅申时行与另外两位阁臣王锡爵、王家屏从门里走出来。
此时,熹光初露冻雨才歇,悠扬而威严的钟鼓声,在一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更是让
兴奋不已。
参加朝见的文武百官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都已经来到了皇极殿外,
神气儿十足地序班站好。
三位阁臣刚出大门,一阵寒风迎面吹来,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好在心
激
,谁也不觉得这风恶劣。
走出会极门,再由此北上,便是皇极门前的御道了。
……
而此时的朱翊镠已在金台御幄上坐定,冯保与陈炬分居左右站定,撑张五把巨大金伞以及四柄大团扇护卫丹陛的锦衣卫力士也都各就各位。
只听传旨太监在皇极门外尖着嗓子喊道:“有旨,众官员觐见——”
依据惯例,还是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分文东武西,鱼贯而
皇极殿,然后登阶循廊,分班侍立,按部奏事。
而那些不够级别的官员只能候于午门之外,再在鸿胪寺官员的导引下,行五拜三叩之礼,然后北向拱立静候陛下的旨意。
作为文武百官之首,申时行理所当然第一个
殿。
其他官员随后井然有序地跟进。
正当所有官员在申时行的领
下准备给朱翊镠行跪拜之礼时,只听冯保尖着嗓子喊道:
“万岁爷有旨,从泰和元年开始,所有大臣与子民见了皇上都不必下跪,站着奏事便是。”
众官员尽管都知道,冯保此刻的话就是代表皇帝等于圣旨,但还是齐齐望向朱翊镠以确定。
见朱翊镠神色安定地坐在金台御幄之上,大家才打消跪拜的念
,看来以后真的不用跪拜了。
绝大部分官员还是认可,但也有小部分官员心存疑虑。
包括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对跪拜之礼,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识。
本朝治理天下,毋庸置疑,礼仪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申时行眼里,皇帝以一
而君临天下,具有最高的权威,实因天意之所归,而天意又必须通过亿万臣民的信念体现出来。
皇帝与他的大臣,经常会以庄严美观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又为巩固这种信念不可或缺。
于是,无数次的磕
跪拜加强了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
而他身为首辅主持各种礼仪,更表明他同样也受道德、礼仪的节制。
儒家经典的教条越是简单平淡,就越要加强学习,便如同磕
跪拜。
越是地冻天寒溽暑蒸
,早朝也更可以收到锻炼身心之效。
如果所有参加典礼的
都相信这种象征,而决心以行动促成其现实是,这是何等壮大的力量!
就像经筵一样,虽然讲书的时间太长,典礼过于呆板,参加经筵的
更是苦不堪言,这个令
折骨伤筋的传统节目,他不知有多反感。
在文华殿前的花岗岩上,他匍匐了无数次,以至熟悉每一石块的特点,经筵的令
厌倦之处,他比别
有着更多的体会与刻骨铭心。
他也知道朱翊镠很不喜欢。
可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经筵而不断举行下去呢?
与早朝一样,都是一种“礼仪”。
这种“礼仪”有一个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加强皇帝的威权。
然而朱翊镠在太和元年上朝第一天第一道旨意就是宣布取消跪拜之礼。
上朝不用跪拜,那其它场合更不用说了,等于是永久取消跪拜之礼。
让他这个首辅还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在泰和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