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一致赞同写检讨(1/2)

申时行回到内阁,几位阁臣纷纷过来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儿。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申时行如实说了。

三位阁臣,许国、余有丁、王锡爵都沉默不语。也不是无语没话说,而是感觉不知从何说起。

一来言官似乎就这样,怼天怼地怼皇帝嘛,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明的皇帝与首辅有哪一个没被怼过?

二来朱翊镠太过奇葩,他的思维真没跟得上,千奇百怪神出鬼没,最关键是最后证明都是对的。

所以三位阁臣尽管心里有许多话想说,但也不敢轻易评论。

就比如:刘大元与张彪事件是因出使他国而引起,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一个定论。郑和下西洋时就是这样,有赞成的声音亦有反对的声音。

最后其实还是取决于皇帝。皇帝说要出使他国,就是大势所趋。

再比如:刘大元与张彪又弹劾朱翊镠让外戚政——有违祖制。

其他或许不明白,但几位阁臣心知肚明,这件事是有前提的:朱翊镠要逐渐断皇室宗亲的粮。

驸马严永凡是第一个对象。

那总得给家一条生路吧?

倘若还像之前诸多掣肘不能这又不能那,让家还活不活?

他们几位阁臣当然清楚,这是朱翊镠在寻找摸索一个突

供养皇亲国戚的担子太重,朝廷已经越来越吃不消了。可以说对其改革迫在眉睫,朱翊镠勇敢地走出这一步,让他们很是捏了一把汗。

明知朝廷吃不消非改革不可,作为阁臣,难道要反对吗?这可是关系着大明的国运以及长治久安。

可既然不能反对,那总不能将大明皇亲国戚都杀了吧?

朱翊镠的目标,是让他们走上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说起来其实就一句话的事儿,可要解决几十万上百万的的生存问题谈何容易?

故而他们知必须无条件地支持朱翊镠改革,不能有半分的阻绊,否则很可能就会不疾而终。

朱翊镠想做什么,只要是本着为国为民去的,那就得附议。

让严永凡参政的确有违祖制,但是有前提的,朱翊镠出发点是为了大明的前程,供养皇亲国戚的担子太重,必须尽快摆脱卸掉,这样大明才能走得既稳当又长远。

至于他们弹劾朱翊镠不尊重,骂刘大元与张彪是垃圾、渣……好像是有点儿羞辱

但这好像也是在他们几位阁臣可接受范围之内的。

就当是恶作剧嘛。

毕竟皇帝还年轻,也没将刘大元与张彪两个怎么样啊。十几年寒窗苦读投仕途中来,总比罢黜他们迫其回籍闲居要强吧?

申时行如实说完,见三位阁臣都沉默了,不禁问道:

“你们怎么看?”

许国微微叹了气,谨慎回道:“我看还是让他们写检讨吧。”

“我就是这么说的嘛。”申时行脱而出,好像找到知音似的,“只可惜他们几个转不过弯来。”

许国接着道:“如今皇上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出使他国,差不多已经准备妥当,不可更改了。至于外戚政不是言之过早吗?况且我们都明白皇上的心意与出发点。所以我赞成刘大元、张彪他们两个写检讨。”

“我也赞成。”王锡爵跟着表态道。

王锡爵对朱翊镠的绪,相对于其他几位成员比较复杂,毕竟他曾经强烈反对朱翊镠登基即位,却被朱翊镠留在内阁而没有贬谪。

南京官员议论魏学曾进京履任新职时,说魏学曾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朱翊钧召回起用,却得到朱翊镠升迁机会的大员,这话说得是没错,但实际上王锡爵才是第一

王锡爵虽然明着并没有升迁,但因为朱翊镠的执意挽留,申时行、许国和余有丁都心知肚明,这是将王锡爵作为首辅接班对待的。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以致于王锡爵尽管并未坐到内阁次辅的位置上,且资历比许国、余有丁要低,但已经都把他当作是内阁次辅来对待了——这个另类的升迁方式,内阁几位成员心里有数,只是没有坦白说开,也就没有传到南京那边而已。

都是将心比心的,王锡爵他又不傻,如今皇帝已经是朱翊镠了,而且外界一致评价比朱翊钧强,如果这个时候还坚持反对朱翊镠,那不是脑子进水了吗?本来朱翊镠取代朱翊钧就是当作皇族家事处理的。

能得朱翊镠如此倚重,关键时刻当然要力挺朱翊镠了。

更何况支持刘大元与张彪的大臣也并不多,大家都以为翻篇了,谁想到他们两个居然拒绝写检讨。

“我也赞同让刘大元、张彪写检讨。”内阁四位成员都有三位赞同,余有丁知道自己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