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被盯上了(求订求票!)(1/2)

这两天,蕲州城居民的饭后谈资,全都围绕着李时珍展开。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自从湖广巡抚王之垣派来官兵将雨湖包围,们就十分好奇。

虽然李时珍在当地颇有医名,可依然引起当地的纷纷质疑。

“神医”这个称号是朱翊镠赋予的,现在也得到胡诚的高度认可。

可蕲州城没有这样称呼李时珍。

李时珍的名声在当时乃至当世并不怎么响亮。历史上,他的名声是在《本纲目》出版面世之后,也就是在他死后,而且是在死后若年。

因为《本纲目》出版面世时并没有得到们的高度关注。

这时他在蕲州城也就一位小有名气的医生,与“神医”还相差甚远。

所以能得到朱翊镠的邀请,而且如此隆重,好像没有他不行似的,自然会有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可思议。

“太医院的御医都治不好德嫔娘娘的病,难道李医生就能治好?”

“全国各地的医生那么多,为什么单独觉得李医生能行呢?”

“听说从京城早就来了一位太医,与李医生在雨湖边住了几个月呢,也不知道他们在里研究什么。”

“更让好奇的是,给德嫔娘娘看病嘛,让李医生自己进京就是了,他又不是不认识路?为什么皇帝爷还要从京城派来接?不觉得奇怪吗?”

“这事儿是蹊跷,不过与咱们这些无关啊,咱就看看热闹。”

“你们说会不会因为其它什么原因?”

“还能有什么原因?”

“我听说呀,李医生走南闯北那么多年,准备编写一本医学巨著……”

“切,再牛的医学巨著皇帝爷又没有读过,况且能牛到哪儿去?不就是一本医书吗?又不是治国大道。”

“也是,医生终究不及书生香。”

“……”

尽管质疑声满天飞,也有想到因为医学巨著,可就是没相信。

医生本来就不是吃香的行业,尤其是民医,当时地位更是低下。

这也是为什么李时珍父亲李言闻不愿意李时珍跟着他学医的缘故。

李时珍在十四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可由于李时珍出身医生世家,自幼热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最后决心弃儒学医一心钻研医学。

当时读书的地位还是很高,所以要说一位民医因为写一本书而得到当今皇帝如此青睐,打死也不相信。

就这样,在一片议论、质疑、猜测声中,张大寿与顾青云率领挑细选出来的二十四名锦衣卫抵达蕲州。

当天便将李时珍接走了。

李时珍也没有带随行员,只带了他儿子李建元。

胡诚本想去看望张居正一趟,然后再进京。可一琢磨,自己读过《本纲目》,这时候不与李时珍在一起感觉不好,也就作罢。

王之垣派来的马一直将他们安全送出湖广才返回。

张大寿自然认得胡诚,只是谈不上什么,但他很想知道《本纲目》到底有多牛,为什么朱翊镠看得如此之重,仿佛价值连城。

这天,一行到了河南。

吃完饭趁着李时珍与李建元不在旁边,张大寿便问胡诚:

“皇上费那么大的劲,就是为了一本医书吗?”

“嘘,途中不要议论这个。皇上的用意难道你不明白吗?”

“明白当然明白,只是好奇嘛。”张大寿一副八卦的眼神。

“那也得等到安全抵京后再打听。”

这一路上胡诚小心翼翼,任何时候都尽量避免谈及《本纲目》。

“难不成还有敢抢不成?”

张大寿不明白《本纲目》的价值,自然不及胡诚那样小心。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张静修孩子被抢就是给咱的警示。”

“……”

提及张静修的孩子被抢,张大寿才微微一滞,但他还是不以为然地道:

“这个不能比吧。”

“张公公,这不是比,我只是想提醒你,皇上励图治改革,触犯了许多的利益,那些明着不敢对付皇上,但在暗中,总会有想毁掉皇上喜欢的东西,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哎,倒也是,但真搞不明白那些是怎么想的。”张大寿喃喃地道,“就像张静修的孩子被抢,那些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儿?只为恶心一下万岁爷吗?这下好了吧?保定府难过了吧?”

胡诚本不想与张大寿东扯西拉,但毕竟家是司礼监秉笔,更不想与他谈及《本纲目》,所以就张静修孩子被抢以及有关保定府的事儿,闲扯几句多坐了会儿。

胡诚问:“保定府怎么难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