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 日子值得期待(1/2)

泰和二年步正轨。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泰和元年可谓不平凡的一年。

不平凡到皇帝都不能在宫中,只能在辽东这边过年。

不过,朱翊镠还是十分欣慰。

虽然他不能回京,但一切改革都井然有序地按照他的设想前进。

改革也取得了令瞩目的成效。

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了,全国各地都有流民乞丐都大大减少。

这便意味着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正在逐步被弱化乃至被祛除。

朱翊镠还是相信并始终不渝地坚持那个原则,只要天下百姓有饭吃,不造反,就不怕其他阶层的跳出来,比如皇亲国戚与地主士绅阶级。

百姓是国家统治的基础。

在朱翊镠看来,大明并不是被大清打败的,是大明的根儿烂了。

明末已是朽木,不堪一击,即便没有大清关,也会被其他势力摧毁,然后像所有朝代一样退出历史舞台。

而实际上,大明被大清打败,不正是因为农民军风起云涌的起义吗?

明末一方面要提防大清,一方面要对付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源正是因为统治根基不稳,农民都反了嘛。

才会给了大清以可乘之机。

根基都不稳,即便没有大清,大明同样会走向末路。

所以说百姓是国家的统治基础。

只要百姓的子有盼,不跟着起哄,其他阶层的根本跳不起来。

哪怕有跳,没有百姓的支持,也成不了气候,注定以失败告终。

朱翊镠坚决推行土地改革,就是要让天下百姓有田地,子有盼

这样,统治基础便稳了。

再推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自然而然就小得多了。

事实证明也正如此。

就拿逐步切断对皇室宗亲的无偿补给这一项政策来说,皇室宗亲的反对意见再大,又能如何?

皇室宗亲群体虽大,可一来手中没有军权,二来没有百姓支持,他们最多只是磨磨嘴皮子叫嚣两声。

断不敢跳起来与朝廷叫板。

况且无条件供养皇室宗亲的弊端没有不清楚,皇室宗亲自己也清楚。

只是因为对他们掣肘太多,让他们几乎失去了生活能力而已。

逐步切断对皇室宗亲无偿供给的同时,对他们的诸多限制也逐步废除。

什么,他们也能什么。

包括参加科举,包括仕为官。

在这样政策的加持之下,若还要跳起来反对,就想被像猪一样养着,那就对不起了,不介意杀一儆百,便如同真族哈达部一样自食其果。

泰和元年,所有官员的待遇,也都翻了一番不止,而且六天一休沐。

积极无疑得到提高。

因为依然坚持考成法,官员们的办事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但朱翊镠清楚,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政治清明了一些,官员们的灰色收跟着大大减少。

这样,对许多官员而言,其收或许是缩水,而不是增加。

这一点,朱翊镠心里有数。

单靠一个官员的薪俸如何养活一个家?大明的家庭通常况,有一个为官,三妻四妾、家仆都望着,靠他一个养活这一大家子。

所以大明的官员许多都不靠薪俸过子,而是来自于下级的“馈赠”。

靠薪俸确实也过不下去。

这是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的现实。

因为这个时代的地位低下,不能抛露面,她们还没有得到解放,除繁衍后代做家务,其它方面几乎没有贡献——这才是最难改变的地方。

对皇室宗亲的改革,与提高天下的地位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但不管怎么说,大明还是朝着朱翊镠期待的方向一步一步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之寒。

想要一吃个大胖子也不现实,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进。

任重道远。原来活在哪个世界,想要有一番大作为,都不简单。

朱翊镠可算是体会到了。

即便是当了皇帝也不容易,难怪都喜欢穿越来带个系统加持呢。

不过子还是很期待的。

泰和元年,成功晋级为三个孩子的爹,眼下徐文颖肚中的一个也快了。

越来越多的对他这个皇帝也越来越信任了,现在再也没有把他与之前那个不靠谱的潞王建议在一起了,仿佛他们压根儿就是两个

尽管事实上也是两个

但这是通过他的努力,一步一步将官民的观念扭转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