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四章 徐渭(1/2)

放虎归山。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词在官场上一般是不用的,在公开场合更是绝迹,因为太得罪了。

而京中传言的指向也非常明确。

汪直复叛逃窜出海,而钱渊突然南下,这是要起事的节奏啊。

翰林院里甚至有些不要脸的在长吁短叹,恐有不忍言之事。

“徐先生放心,少爷转向松江,必有十足把握。”王义轻声道:“若无意外,这几消息就到了。”

徐渭微微摇,挥手让王义退下,他并不担心钱渊无法处理东南局,自从钱渊南下,一直和随园以书信互通消息,从时间上来判断,这时候钱渊早就抵达镇海。

紧锁眉的徐渭考虑的是另一件事,在陛下面前怎么说。

就在刚才,西苑来,召徐渭明觐见。

解说战局,这是徐渭的老本行了,当年关于东南战局,兵部两个侍郎加起来都没徐渭在嘉靖帝面前的影响力强……不过,这一次,关键不在于战局。

适才那封信是钱渊在嘉兴所写,第二就转向松江府,相关的布置钱渊都条理明晰的以密文写在信中,徐渭需要用婉转的吻来解说。

但这其中也有问题,钱渊加兵部侍郎衔,先后调动卢斌、戚继美这两支苏松、两浙战力最强,兵力最多的军队,虽然是名正言顺,但事后也难免被记在心里,这需要做些弥补工作。

这是朝廷、官员的天然警惕导致的……更何况一定会有反复在陛下面前提起钱龙泉在东南诸军中的强大影响力,呃,至少,高拱会强调这一点的。

卢斌、戚继美、杨文、侯继高、张一山等等将校会不会被调走,甚至钱渊会不会很快被召回京中,换个去接手?

最让徐渭觉得辣手的是……钱渊在信中隐隐透露出,希望常驻东南的企图。

“还没学会跑就像飞了……”徐渭低低嘀咕了句,看妻子高氏过来,起身勉强笑道:“这么长时间,没事吧?”

“没事。”高氏今年正好二十,青春年华,看起来大家闺秀,实则跳脱的很,“徐姐姐好着呢。”

“那怎么去了这么久?”徐渭有点担心,他就住在随园隔壁,今是陪妻子今过来探望怀孕的徐氏,那位可别出什么意外。

“说说话,没留神久了……”高氏呃了声,突然一瞪眼,“等的不耐烦了?”

老夫少妻啊,徐渭用力咳嗽两声,有点怀念前年刚刚进门时候的妻子了。

“对了,听说今好些言官弹劾……”心虚的高氏赶紧换了个话题。

“没什么,小事而已。”徐渭懒懒道:“以后咱们还是少来随园的好。”

高氏停下了脚步,面色肃然,柳眉倒竖,“听闻夫君和钱龙泉不仅为趣味相投的知己,更是可寄妻托子的生死之,如今钱龙泉遭弹劾,夫君便要远而避之吗?!”

徐渭面无表的转看着妻子,心里却在吐槽,趣味相投的知己……哪个王八蛋嘴这么损!

京中公认,徐渭和钱渊最像的地方就是嘴太损,尖酸刻薄……这方面徐渭的名声不比钱渊差多少……呃,准确说是不比钱渊强多少。

在徐渭的视下,高氏脸蛋涨红,却不肯退缩,眼睛瞪得愈发圆了。

转过,徐渭平静的看着前方,“回家。”

高氏虽然已经嫁,但终究不过是个小姑娘,跟在徐渭的身后不敢再开

“高新郑阁年许,仍兼任礼部尚书,京中传言,陛下有选新任大宗伯之意。”

徐渭缓缓道:“如今京中五部尚书,吏部尚书杨惟约兼管兵部,实际上只有四,但这四都非翰林出身,难以阁。”

“倒是礼部两位侍郎,李春芳本是翰林学士,又依附徐华亭,但未历詹事府,而岳父虽然来京时尚短,但却是嘉靖二十年进士,资历足够,又曾以南京太常寺卿兼管国子监事,倒是有资格搏一搏。”

高氏不是那种在闺中只顾工、诗词的子,跟着父亲在南京、北京多年,嫁给徐渭之后也长时间听丈夫说起朝局……这几句话自然听得懂。

如今能竞争礼部尚书的选并不多,今上的潜邸旧臣资历都不够,最可能是礼部两位侍郎。

左侍郎李春芳的优势在他本来就是翰林学士,又有徐阶撑腰,但他当年是以青词幸进,走的不是储相路线。

倒是右侍郎高仪虽然最近两年提拔速度太快,但却是稳稳走的储相路线,大部分礼部尚书都曾经以太常寺卿兼管国子监事。

高氏只能想到这儿,实际上,如果高拱就任礼部尚书,随园很可能会倾斜资源力捧高仪阁,使随园在内阁中占据一个位置。

其实关于选新任礼部尚书的消息……就是徐渭放出去的,钱渊陆续送回京中的密信都是诸大绶送进西苑的,前诸大绶觐见后来了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