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军事天赋(1/2)

钱渊、孙克弘、陆树德一行由青浦县城坐船逆流而上嘉兴府,一路上风平静,众在船上悠悠然品茶闲谈,间或开玩笑嘲讽钱渊的胆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一次,惜命的钱渊只留了三个护院,余者全都带出来了,而且个个全副武装。

就在船上开始讨论文徵明为钱锐写的那幅墓志铭字帖的时候,杭州城陷一片恐慌。

准确的说,大部分恐慌出现在钱渊曾经一展身手的巡抚衙门内。

四月份的天还算不上热,但大堂内主位上的那位圆脸老者却在擦着额上层出不穷的汗。

屠大山,嘉靖二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应天巡抚,不久前在同年徐阶的举荐下继任浙江巡抚兼提督军务。

和其他朝中士不同,屠大山在南京兵部任职多年,对东南沿海倭寇的判断和京城那帮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实话实说他并不想坐到浙江巡抚这个火山上,甚至他已经开始怨恨背后的那位,前任彭黯下狱,但总归命无碍,但自己……

就在昨晚子时,大倭寇从海宁县登陆,没有劫掠乡野,而是目标明确的扑向了杭州。

杭州是有重兵把守的,被贬为参将的汤克宽如今就率军驻扎在杭州城,但倭寇似乎没有把这位前浙江副总兵放在眼里。

到今午时,倭寇依旧强攻不退,杭州府下辖八县大部分都没受到倭寇侵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杭州城挡在前面呢,但有一个县倒了大霉。

这就是位于杭州北部的余杭县。

屠大山非常清楚余杭县的重要,这不仅仅是倭寇对杭州府的挑衅,更是大大威胁到了漕运。

因为余杭县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最主要的起点和货运聚集处,一旦余杭有失,屠大山觉得不仅仅自己,家恐怕都要被连累。

这让已经年近花甲的屠大山如何不抱怨,如何不怨恨朝中的那位同年呢。

又擦了擦汗水,屠大山努力让自己声音保持平稳,“俞大猷何时能到?”

下面的幕僚们互相对视一眼,特么求援信四个时辰前才发出去,家俞大猷又没长翅膀,能从松江飞过来……

大堂外的一名年轻武将垂下掩饰着眼里里不屑,都说屠大山在任应天巡抚时整肃南直隶兵备,太湖中三战三胜,得以进位浙江巡抚,现在看来实在名不符实。

一位幕僚出门细细代堂外诸,弹压城内骚,多派手去各地求援,最后才小声对那位年轻武将道:“元敬,你先回军营吧,有事会让通报。”

虽然年轻,但戚继光很会来事,际关系处理的很好,甚至还能和巡抚衙门内的几个幕僚对上几句诗,这使这些文都不以武将视之。

“是。”到任半个月的游击将军戚继光脸上平静如水,虽然他心里在鄙夷堂内巡抚大的胆怯,以杭州府如今的兵力,就算不胜,防御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回营后看了眼散漫的兵丁,戚继光摇摇,径直屋站在那副刚刚弄到手的地图上。

这是浙江全省以及南直隶的松江府、嘉兴府、苏州府的地图,戚继光是将门之后,又在蓟门、登州历练,自然知道熟悉地理是作战的首要条件。

看了许久,戚继光忍不住咽了唾沫。

虽然到现在只上过四五次战场,而且都规模很小,虽然是初来乍到,但戚继光很敏锐的发现不太对劲。

直觉告诉他,这一战只怕没那么简单。

戚继光有着常难以比拟的军事天赋,但有这样天赋的并不仅仅只有他。

……

嘉兴府平湖县乍浦镇外的小山上。

身披软甲的青年踌躇满志的左顾右盼,身后的大氅被海风吹的鼓起,在空中猎猎作响。

小山的东侧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侧和北侧都山林立,颇为陡峭,而南方则是一片坦途。

“来了!”

“来了!”

满脸都是麻的汉子大笑着走上半山腰,亲热的试图去拍拍青年的肩膀,但对方眼中的冷意让他手一僵,只能收回手笑着说:“还是徐兄弟妙算,老虎真的出了。”

“理所应当。”徐海轻轻一笑,反过来拍拍汉子的肩膀,“叶兄等着吧,只要杀了这只老虎,官兵必然丧胆!”

看了小山的南侧,徐海鄙夷的在心里嘲讽同行的拙劣,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至少帮了自己不少忙。

徐海一直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即使在杭州虎跑寺做个小沙弥的时候他也如此坚持。

的确如此,虽然没有俞大猷、戚继光他们家族中的将门传承,但徐海有天生的军事天赋。

从嘉靖二十七年之后,除了台州之外,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袭最严重的是海宁县、海盐县两地。

原因很简单,适合登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