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风格(2/2)

在项笃寿心目中,那位钱世兄已是神秘不可测,抛开经义,荆川公在算术一学上也是名震天下,居然比不过那位。

走出大堂,老眼神闪烁不定,半响后低声问:“据说震川公对其颇为赞许?”

“确实如此。”项笃寿小心翼翼答道:“据闻去年嘉定大捷,就是钱家子主持,战后知县挂印而走,也是他收拾残局,整顿城内,县赞其后为世之良臣,从此声名鹊起。”

“嘉定大捷是钱家子主持?”老诧异道:“当时老夫在南京,只听闻是卢镗幼子和震川公在城内。”

”震川公连襟郑若曾也在城内,他和鄙家也算熟知。“项笃寿想想也惋惜的很,本来还真是个不错的联姻对象,“荆川公也看到了,那卢家幼虎对其俯首帖耳。”

迈步出了县衙,大街上没了前两象,一切都有条不紊。

拎着饭盒的们在衙役的指挥下沿着道路左侧往前,这是给各处兵丁送饭。

道路右侧,不远处就是项家的园林,被整合起来的乡勇们拎着大锤正在拼命砸墙,将拆毁的砖石送往城墙

三五辆马车在道路中央,车上运载着各式木材,长长的木尾端擦着地面,发出吱吱吱的杂音。

十多个手摁腰刀的汉子站在路中,不时呵斥几句将走出行列的撵回去。

看了眼不远处的西城门,再转瞥了眼遥遥的东城门,心里琢磨道路中央留下的车道应该是用来调兵的。

看老捋须而笑,项笃寿也笑道:“其他的不说,去工部做个主事、员外郎是够格的。”

正要赞上几句,听见项笃寿这句话,又听见“工部”这个词,老拉着脸低低道,“心思机巧,又善于调配,还好没个当阁老的亲戚!”

一旁的项笃寿听得哭笑不得,“荆川公,何至于此,钱家诗书传家,是松江名门。”

这几句话指向很明确,一直有出仕之心的项笃寿自然听的明白,如今的工部尚书是严嵩的小舅子欧阳必进,而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刚刚升任工部左侍郎,甚至嘉靖帝还加了工部尚书衔。

而这位老极其痛恨严世蕃,曾经在书中多次指名道姓。

不过虽然严党在南直隶、浙江一带名声极差,此次欧阳必进和严世蕃幸进多遭士林指责,但他们的能力在老心目中是得到认可的。

这是在说,还好没个如严嵩这样的亲戚可以攀附,不然以后八成也是个严东楼第二……

项笃寿虽然前在城门处受了惊吓,但心里对钱渊颇为推崇,这时候不禁腹诽,也不知道钱渊是哪儿惹了您老家……

沿着路右侧走到西城门处,远远就看见钱渊正高着嗓门声嘶力竭的在吼着什么,手臂不时指着地面。

在刘捕的指挥下,百多个男迟疑着挥舞锄开始刨地。

“看到没?”钱渊松了气,擦了擦额上的汗水,“不给足了钱,别活吗?”

刘捕弯腰谄笑几声,“也是,也是,但也给的太多了……”

“我做事就这样,按规矩来,总要让别心甘愿,再说了,后面还用得上他们呢。”钱渊抬看着有些沉的天,心里祈祷不要下雨……

已经走到近处的项笃寿和老听到最后一句话,脸上神色不一,前者只在琢磨这帮在挖什么。

而后者心里却在想,以钱财御,倒还真有点严东楼的风格。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