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难见忠诚(2/2)
杂剧,定能流传后世!”
呃,后世所说的红娘就是为男
双方搭桥牵线的中介,就是《西厢记》所出。
算了吧,想想以后红娘这个词汇变成袭
……这画面太美。
心满意足的听完八卦,裕王这才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菜肴上,还好每盘菜下面都用温水保温,一时半会儿不会冷。
“殿下,尝尝这道。”钱渊亲自给裕王舀了碗,“这是刚出的新菜,还没列
酒楼菜单,用羊
、鱼唇、猪蹄、鸽蛋、鸭
、鱼翅、冬菇、鲍鱼等熬制十五个时辰,味道极鲜,因用料极多,称为‘百味羹’。”
佛跳墙这个名号还是算了吧,虽然嘉靖帝扬道抑佛,但朝野、民间仍然有大量佛教信徒,而且钱渊仔细打听过,《西游记》目前已经传世,但只有手抄本,流传很广,但绝对没有被禁。
“嗯,的确极鲜。”裕王尝了几
赞不绝
,胃
大开。
“年后浙江巡按吴惟锡来信,说展才有军略之才,多有
称其应
职方司,现在看来,
户部更恰当。”陈以勤吃的不亦乐乎,“生财有道啊。”
裕王闻言抬
看了看高拱,“展才不
翰林院,要不……就去户部做个主事?”
裕王是没有实权的,手下的
大都是翰林官,只有高拱任太常寺卿,正三品,虽然权力不大,但凭借裕王府这座金字招牌,很多事都
得上手。
这方面的事高拱早就和钱铮、钱渊仔细商讨过,他放下筷子沉着脸道:“展才……他想回东南。”
“回东南?”
“回东南做甚?”
钱渊正色道:“以殿下来看,如今何事最重要?”
在裕王心里,自然是等着老子升天最重要,但这话是不能说出
的,他转
看向两位师傅。
陈以勤思虑片刻道:“不管何事,等殿下继承大宝,都能拨
反正。”
“殿下
后乃天下之主。”高拱粗着嗓子道:“但有一事刻不容缓。”
“东南倭
。”钱渊轻声道:“东南历来为朝中财赋最重要的源
,如今倭
,六省提编尽皆供给,朝中财赋乏用,去年末秦晋地龙翻身,难民流窜,户部几乎无能为力。”
“若能尽早平息倭
,待殿下正位,朝中不缺财赋,才能从容收拾。”
“臣虽微末之身,亦能为国平倭,还请殿下允许。”
“勿要自谦。”高拱难得笑道:“嘉定、崇德、杭州,展才每战必克,又
于理政,实是年青一代难得的
才。”
裕王有点不能忍了,刚才陈以勤一边吃一边嘀咕,估摸钱家酒楼一个月至少两三千两银子进账……还琢磨着让钱渊帮忙弄个什么铺子呢。
但钱渊一心南下,高拱推波助澜,陈以勤也赞同,后两
是心里有数的,钱渊南下参战,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裕王府的手伸向了东南,其他的不说,光是积蓄
脉就是够本的。
但就在这时候,一个消息冷不丁的传来,打
了钱渊的所有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