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海在哪儿?(1/2)

哎,钱渊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中,除了诸大绶、陶大临等绍兴士子以才学扬名,林润、邹应龙以弹劾严嵩父子留名青史外,孙丕扬是不多的大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孙丕扬,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在嘉靖、隆庆年间名声不显,但却是万历中前期的朝中重臣,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明朝后期和清朝流行的“掣签法”就是他创的,什么当什么官……抽签说了算!

不过孙丕扬万历初年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对边事多有襄助,此是陕西氏,对兵事并不陌生。

这边郑若曾写了调令盖了章让信使送去,那边连续不断的军报传来,倭寇午后猛攻山会稽,守将岳浦河坚守城池,杀伤颇多,但倭寇死战不退,几度攻上城

“不急。”郑若曾低声说:“千余倭寇攻城,岳浦河麾下士卒千五,这么快就被攻上城,只怕是刻意为之。”

钱渊对这些半懂不懂,转看向茅坤,后者点道:“总督府迁至东山镇途中,茅某去了趟山,岳浦河请调了一批鸟铳。”

接下来只能等了,没有消息,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敢做。

与此同时,山,身穿锁子甲的岳浦河手摁腰刀,意气风发,脚下的墙砖上,紫黑色的血正流得到处都是,歪歪斜斜倒下的倭寇尸体正在被乡勇丢下城……当然了,丢下去之前是要枭首的。

城下的梅守德正在低声和诸大绶说些什么,身旁流穿梭不停,乡勇们或扛着装满馒的竹筐送上城,或抬着转载受伤的士卒的门板。

“大,城墙无损。”刘捕小跑着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当钱大下令越一,十抽一枭首,真怕城墙不稳!”

梅守德点点,“完工那,展才让试过了。”

“展才做事向来无遗漏。”诸大绶笑道:“不过这次还好有岳游击……”

“是啊。”梅守德连连颔首,如果是刘显,还真不太放心。

下午倭寇猛攻不退,城下的梅守德和诸大绶看到倭寇攻上城都心如死灰了,没想到却是岳浦河设下的埋伏。

要知道城上下是不太方便的,特别是山会稽、余姚这种东南城池因为久不历战事更是如此,左右几百步才有一个下城的台阶。

岳浦河倒是胆子大,特地放空了一段没有下去台阶的城让倭寇上来,调集鸟铳堵住两,将倭寇杀的净净,就算倭寇不要命往下跳……下面也都有手持长枪的士卒等待。

连续两次后,倭寇终于收兵了,一天下来,倭寇至少丢了三百条命,而守军只损失了几十个士卒,最关键的是,岳浦河这一战极大的增强了士卒、乡勇的信心。

随手接了馒啃了几,岳浦河大步走下城,看到梅守德立即施礼道:“宛溪先生,如若倭寇不增兵,山会稽无忧。”

“那就拜托将军了。”

诸大绶提醒道:“岳游击还需提防倭寇夜间偷城,去年慈溪就险些被倭寇偷城。”

“已安排妥当。”

当晚,倭寇偷城,但守军戒备森严,倭寇无奈而退。

第二,倭寇继续攻城,但手段不多,毕竟不是正式军队,又畏惧岳浦河昨设下的埋伏,最终丢下几十条命匆匆而退。

第三,倭寇卷土重来,但几乎没有任何举措,只远远和城守军对峙。

“不过是围城打援而已。”岳浦河不屑笑道:“三前总督府就有令来,坚守山会稽,无需出城击贼。”

梅守德想了想,“萧山的吴惟锡?”

岳浦河犹豫了下才说:“那要看倭寇目准备往东还是往西……不过巡抚大守萧山,护杭州钱塘,只怕不会贸然来援。”

第四,城的岳浦河惊诧的看着倭寇往西而去,立即派出斥候打探。

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山镇。

“还真的去攻上虞县了?”茅坤摇摇,“难道就不怕岳浦河断其后路?”

都有些讶然,同时转看向郑若曾,一语成箴啊!

“上虞县城小,把总鲁鹏是岳浦河从湖广带来的,麾下五百守军,加上乡勇约莫千,倭寇有把握攻下?”

“就算攻下上虞又如何,山的岳浦河,余姚的刘显都在其身后,除非散成小流窜,否则……”

胡宗宪皱着眉盯着地图,转看向一直在看军报的钱渊,“展才?”

钱渊放下军报,起身踱了几步,轻声道:“徐海在哪儿?”

厅内安静下来了,的确,关键不是倭寇攻哪儿,关键是徐海在哪儿?

钱渊解下腰间苗刀,刀尖点在地图上的上虞县,慢慢往北,迟疑的左右移动,显然也拿不定主意。

“攻山的倭寇只有千余,又死伤数百,可有增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