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一报还一报(1/2)
天还没大亮,持续了好几天的大雾终于不再出现,从地平线一跃而起的朝阳投来的光线轻易的将朦胧雾气驱散。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距离篡风镇西南方向的小山上,突然升起一
黑烟,烟柱笔直朝天,惹
注目。
趋马正在呵斥手下加快速度的徐海在手下的提醒下转
看去,不禁皱皱眉
,昨夜他冒险设伏,一举击溃追兵……消息应该昨晚就传回去了。
在这样的冷兵器时代,倭寇是不畏惧夜战的,倒是官兵不希望夜战……训练有素如戚继光、钱渊麾下的大军是最不愿意夜战的,黑暗、混
会让阵型松散,让自己的优势大幅度削弱。
昨夜
更半夜击退追兵后,徐海派出手下去往沥海所,而自己收拢残兵驻守篡风镇,一直到天快亮才合了会儿眼。
所以,面对升腾的烟柱,徐海做出了一个正常
况下不会出错的判断,有官兵斥候窥探左右,见篡风镇倭寇准备离海遁去,点狼烟以警示。
“此仇
后再报!”徐海咬着牙趋马出镇,这一战将他之前四五年的努力摧毁大半,让他颜面扫地。
自嘉靖三十三年起,徐海屡屡侵东南沿海,几乎算得上每战必胜,卢镗、俞大猷、汤克宽、任环都是他手下败将,就算当年王江泾一战,张经调集数万
马围剿,徐海最终还是逃得生天。
这也是钱渊愤怒的地方,当年徐海从大军中逃
大海,身边也不过千余
马,但短短半年后,势力庞大到能和汪直开战……钱渊已经在打腹稿怎么告状了,胡宗宪他管不了,还弄不死你刘显?
登陆上岸时浩浩
的四五千大军,撤离的时候不过千余倭寇,徐海脸色
沉,内心沮丧,但并不绝望,有千余
手,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汪直不落井下石。
徐海并不担心官兵的追击,虽然附近多有山峦,难以探查,但他派
登高望远,南边的官军并没有追来。
千余倭寇拉得很长,前面的倭寇争先恐后的往前奔,后面的倭寇大都是后半夜才摸黑回来的,两只脚都抬不起来,想跑都跑不动。
徐海正在心里盘算这次回了老巢的打算,拉得长长的队伍正绕过一处山谷,出了谷笔直向北走两三里就能远远看到海上的船帆。
就在这时候,大变陡起。
“砰,砰砰!”
先是噼里啪啦的鸟铳
击声,继之是传遍山谷的喊杀声,再之后从山上轰隆隆的滚下大块石
、巨木,将倭寇从中截断。
山谷
处,突然升起一面大旗,旗下腰胯宝刀,手持弓箭的俞大猷厉声高呼,身后密密麻麻涌出数百名甲士,弓箭、短矛,还有山上坠落的石块,将奔在最前面的倭寇彻底打蒙。
徐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虽然他不识字,但也知道那面大旗上是“俞”字。
一报还一报,嘉靖三十三年,徐海初出茅庐伏击大败俞大猷,现在
到后者设伏了。
爬山是很难的,不说山势陡峭,上面还有官兵不停投资石块、大木。
往回退另外找路?
徐海对附近地势很清楚,绕是绕不到不到沥海所的,只能择路爬山往北到海边,但那儿船只压根就没办法靠岸,就算以小船搭乘,能有几
逃走?
这也是俞大猷选择在此设伏的原因。
只能拼死向前,杀出一条血路……徐海睚眦欲裂抽出长刀,高吼向前冲去,身后的数百倭寇也知道,这是生死抉择的时刻,纷纷举刀高呼冲阵。
俞大猷冷笑一声,搭弓放箭,连续三箭将最前
的三名倭寇
翻,旁边的士卒已经将昨
修建的木栅栏推在阵前,前面四五步处还挖出一道不
,但一步迈不过去的壕沟。
此次冒险上岸,俞大猷
挑细选出五百勇士,以俞家、李家、刘家等族中子弟为骨
,当年平湖遭徐海伏击,士卒一触即溃的场景让他难以忘怀。
士卒扛着大盾死死顶住木栅栏,身后的长枪不停从空隙处刺出,因为一道看似不起眼的壕沟,倭寇没办法乘冲势一路冲向官兵前阵,必须放缓速度在壕沟里走两步,再爬上去,而且这道壕沟一边高一边矮,等倭寇爬上去……这已经是在木栅栏后长枪的攻击范围之内了。
后阵的士卒只要有力气就不时抛
箭支,只要
的出去,基本就没有落空的,数十支鸟铳从两翼悄悄探出,每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就立即传来倭寇哀嚎之声。
俞大猷面容平静的站在大旗下,不时高声指挥,传令兵左右穿梭不停,千余倭寇已然大
,有的正在往上爬,有的在往后逃,只要能顶住面前这数百倭寇……大胜可期!
身着铁甲的徐海面色铁青,右手持刀,左手捏着把被削断的半支长枪,在壕沟里横行几步,看准时机,一声
喝突然从壕沟里窜出,几乎瞬间就贴在木栅栏边。
右手长刀从侧面割断盾牌手的脖颈,左手残枪的枪尖硬生生戳
另一个士卒的眼中,借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