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默的变化(下)(1/2)

这是拍电影而不是拍电视剧……两者之间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剧本是会随时变动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钱渊也没想到,李默这老虽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但有的地方一点都没变。

徐渭红着脸高声道:“本朝以翰林储才,展才之才,何以难翰林?”

“嘉靖三十五年,徐海寇,嘉兴、湖州糜烂不堪,是钱展才亲身上阵,率残兵败将两度败倭,力挽狂澜!”

“嘉靖三十六年初,数千倭寇攻山会稽,岌岌可危之际,展才率军奔驰数十里来援,力保城池不失。”

“如此英杰,却难翰林,只能去六部吗?”

李默毫不动容,只答了句,“正适合兵部职方司郎中。”

如果是新科进士,不能翰林院,不能六科,那六部是最好的选择,但三年之后,家外放的都能回京六科都察院了,这时候把钱渊丢到六部去……而且还是简在帝心,而且还是立下诸多功勋的年轻官员。

站在角落处的陆炳不敢发一言,心里却觉得古怪,类似的事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啊!

论天下对钱渊履历最熟悉的,非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不可,他在心里回想。

嘉定、崇德、临平山、华亭四战四捷,立下大功,但当年钱渊还是个秀才,没有仕,陛下最后只能令吏部考功司记录在案。

三年前,钱渊被选为庶吉士,李默大力反对,别就是拿之前考功司的记录做由的。

再之后,钱渊转都察院南下,力挽狂澜,几度立功,更因输税银京更得陛下宠信,如此大功,实在难赏。

如果是个资历够的官员,如此大功,就算才三十出,很可能就升任浙江巡抚了,如若回京六部侍郎都够格……但钱渊仕三年,年不满三十,实在是大功难赏。

嘉靖帝皱眉苦思……虽然钱渊名满天下,但毕竟是微末之身,如何安置的确是个问题,而且嘉靖帝想的更一点,他是准备把钱渊留给下一任皇帝用的。

原本嘉靖帝是想让钱渊回翰林院,一方面在于翰林之清贵,另一方面在于翰林在仕途上更大的可能

但如今,李默一力拒绝钱渊重回翰林院。

钦点倒是简单了,但嘉靖帝心里迟疑不定,钱渊这种大闹天宫的物放在翰林院真的好吗?

这货无论在哪儿都能惹出偌大风波……是个闲不住的家伙!

这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笑嘻嘻道:“展才其,有实之才,非埋书牍之辈,才学稍逊,难衬翰林,书法被斥为蒙童涂鸦,诸君以为耻,若重归翰林,只恐同僚难堪,翰林蒙羞。”

李默莫名其妙的听着这段话,听到最后也发现了,黄锦这是复述他之语。

而徐渭的面容渐渐扭曲起来!

“皇爷,还记得这段话?”

嘉靖帝捂着肚子忍笑,“亏你这个老货记得这么清楚!”

“文长,当之贬,今之赞,天差地别,何以如此?”

在徐阶决定和钱渊决裂之前,他曾经有过一次示好……自以为是示好,那是上虞大捷之后,徐阶请调钱渊回京,重翰林院,而徐渭在嘉靖帝面前大肆批驳钱渊才学难衬翰林……

“再说吧,再说吧。”嘉靖帝挥手斥退众

等臣子都退出去,嘉靖帝撸着小黑笑道:“断了展才阁之路,也不知道他会如何想。”

“皇爷过虑了。”黄锦快手快脚换了杯热茶,轻声道:“展才其,若意在内阁,当就不会弃庶吉士南下。”

“总不能真让他去兵部、户部吧。”嘉靖帝突然住了嘴,转问:“展才京月余,可去过裕王府?”

黄锦眨眨眼,“老不知……”

“去问问。”

片刻后,黄锦快步回来,“正巧陆指挥使还没走远……展才只以诸大绶携礼拜会裕王殿下。”

“诸大绶?”嘉靖帝想了会儿,“随园的?”

陆炳对履历倒背如流,“嘉靖三十五年状元,随园士子,绍兴府山氏,与文长、展才均是至,三年前得高新郑举荐为讲官,同年末丁忧归乡,今年初起复。”

“今年初起复?”嘉靖帝噗嗤笑了,“展才还真是四面树敌啊!”

嘉靖帝这种聪明一眼就看穿了,当年是高拱举荐诸大绶为讲官,结果今年初高拱却举荐张居正、林燫、张四维裕王府为讲官。

不用猜了,钱渊肯定和高拱起隙。

琢磨了会儿,嘉靖帝又问:“展才未亲身拜会?”

陆炳摇摇,“决计没有。”

嘉靖帝叹了气,他觉得有点看不透那个年轻臣子,两边门路都没走,难道真的不想回翰林院?

同样的疑惑在李默脑海中盘旋,因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