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足够的理由(1/2)

唐顺之一连串的斥骂让董一奎、董一元懵懵懂懂,但王本固频频点赞同,孙铤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无言以对。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说到底,大家再怎么争,只是内讧而已。

文官体系内的内讧。

但如果重设市舶司……嘉靖二年之前,本朝是有市舶司这个机构的,但一直被宦官牢牢握在手中。

在普遍意义上,文官和宦官永远是死敌,前者发展到极致代表了相权,后者其实是皇权的分支。

相权和皇权本就是相互制约,所有文官和宦官天生就站在对立面……虽然如徐阶、严嵩都和宦官好,但这种事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出的。

也就钱渊这种穿越者不在乎别的评价,当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管东厂的内相黄锦,严嵩、徐阶都要好,但明面上是没有来往的。

连续的斥骂让孙铤脸色惨白,反倒是王本固打圆场道:“嘉靖二十九年至嘉靖三十六年,朝中用度不足,户部尚书方钝每都要愁白几缕发,太仓户空空如也,不论通商事,但税银必须递户部库。”

孙铤强行辩解道:“也不是说一定要重设市舶司,但总得有个正式衙门……子民兄,这对你也是好事。”

“陛下尚未下旨开放海禁,何来的正式衙门?”唐顺之嗤之以鼻,“你孙文和南下数年,虽任事勤勉,但处事周全还差得远呢!”

王本固在一旁暗自啧啧,他南下之前曾经和胡赢家长谈过……听闻唐荆川能随意训斥钱渊。

如果是以官场前辈和后辈之间的关系而论,唐顺之训斥钱渊,那是亲近的表现……不见外嘛。

但如果是以同在一政治势力,而且钱渊还是当之无愧的魁首的况下,唐顺之训斥钱渊……只能说明他真的不是随园一党。

如今公认的随园一党中,纵官至户部侍郎的黄懋官,刑部侍郎的潘盛,别说训斥了,平里和钱渊说话都是和声和气,能够训斥钱渊的……也就通政使钱铮一而已。

又顺嘴训斥了孙铤好一会儿,唐顺之才住了嘴,心想如果把孙铤换成钱渊那厮就好了,老夫能一直骂到天黑都不嫌累!

站在孙铤身后一直沉默的郑若曾忍不住了,给唐顺之递了个眼神过去,歪楼了好不好!

唐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向王本固,张了张嘴又闭上,坐在那儿一语不发……看的王本固心里一阵古怪。

郑若曾先是愣住了,随后有捂脸的冲动……那货八成是骂顺了嘴,把正事给忘了,忘了下面该说什么了!

一个演员,如果没有臻宗师境界,最重要的永远不会是临场发挥,而是按照剧本记词!

而唐顺之这货,论六艺,均为宗师级别,但论演技……小学生级别而已。

不过,唐顺之没有慌,而是镇定自若的转四顾,“今之事,既然文和与董总兵已然议定,那就此作罢,都坐吧。”

顿了顿,唐顺之指着杨文,“去给伯鲁先生搬把椅子来。”

郑若曾作揖行礼,“多谢荆川公。”

唐顺之不禁有点挠,这位是心里恼了啊,也不给个提示……

还在回忆着呢,那边王本固笑道:“这些年,钱龙泉在东南做的好大事,在下嘉靖二十三年选官江西乐安知县,曾途径浙江,悠悠十七载,又历东南连年战事,却见富饶更甚往昔,再过数年,只怕宁波一府繁华越南都。”

董一奎兄弟、杨文这些武将听不懂,但唐顺之、孙铤、郑若曾这是一听就明白了。

王本固这是在说,自己只想抢班夺权,并不会坏通商事,也不会从别嘴里抢吃……这个别指的当然是宁波府衙和镇海县衙。

“自今上正位,随园之名更是名扬天下,多得士林赞誉……”

王本固的话说到一半就被不耐烦的孙铤打断了。

“为夺权而来,此事……”

孙铤的话也没说话,唐顺之咳嗽了声打断道:“文和暂且饮茶。”

有点不讲究啊,王本固倒是不会和孙铤硬碰硬,家是宦官世家,不说其他的,老子如今还是内阁大学士呢。

孙铤猛地站起来,扬声道:“若荆川公遂他心意,下官不敢相拦,今便辞官归乡!”

“文和说甚气话。”郑若曾皱眉劝道:“尚未有定论……”

王本固瞥了眼郑若曾,在心里打了打腹稿,孙铤大怒,这位能安坐相劝,这也证明了两在随园的地位高低。

唐顺之起身缓缓道:“文和知镇海县事两年有余,勤于通商事,于国于民均有功劳,何以轻言辞官?”

郑若曾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你是真的不记得了,还是在故意歪楼?

“但适才文和那句话说的也对,陛下虽尚未下旨开放海禁,但开海禁通商已成定局,户部已设宁波清吏司。”郑若曾起身道:“重设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