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仇恨(1/2)

来到这个时代后,钱渊觉得前生今世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朝中党争博弈,俺答频频南侵,东南倭多年,背后终究都是利益驱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的感绪是不能和时代洪流相抗衡的,严嵩、徐阶、高拱这些党派魁首也不会以个喜怒来决定举止,即使是最为绪化的李默狂怼徐阶,主要原因也在于朝中需要制衡,而不是他和徐阶的仇怨。

这是必然,但钱渊无意识的忽略了偶然

在这个时代,某些格、绪、喜怒促使了偶然出现的可能。

如果让钱渊知晓东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从小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他可能会脱而出,“七种武器,多环。”

王本固自视甚高,当年浙江巡按一职被钱渊夺走,已觉颜面无光,那些年来,钱渊在东南名望越高,王本固越觉得难堪。

好不容易熬到钱渊回京,王本固终于得手浙江巡按,他觉得自己一心为公,并不执着于复当年一箭之仇,只想接手通商事,最终却再次遭到羞辱。

被赶出镇海县的那一刻,王本固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

仇恨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渐渐长大,王本固也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想法,偏偏他在巡视温州回程的途中碰到了一个

同为徐阶门下的台州知府方逢时。

今年二月,台州的黄岩、太平两县近海处曾屡屡遭海盗侵袭,侯继高、张三率军进剿,之后很快就风平静。

但就在四月中旬,方逢时、王本固在和温州府接境的台州府太平县碰面,近海处有三四艘海船互相攻伐。

太平县严守门户,但那几艘海船打得有点惨烈,只有一艘海船逃窜,剩下的海船均被击沉,只有数十乘舢板逃上岸来。

那数十分成两拨,均披散发,均指责对方是倭寇……王本固神大振,亲自坐镇审问,最终查出了其中一拨的首领是汪直麾下的谭七指。

谭七指虽然刻意少露面,又常年漂泊海上,但名倒是不小,很多都知道他曾是徐海麾下倭寇目……这一履历让王本固兴奋起来。

一夜长思之后,王本固写了封信,两份奏折,让心腹亲随北上,先送信徐府,恰巧京中正因为胡应嘉使东南税银锐增,导致徐阶和高拱发生冲突。

徐阶倒是没想对付随园,只是想借此事让高拱退却,但没想到王本固的第二封奏折中,弹劾汪直复叛。

王本固毕竟浙也几个月了,看的很清楚,想报仇,指望京中博弈太难了,钱展才简在帝心,很难被搬倒。

但如果以谭七指弹劾汪直复叛,钱渊就难受了……这两个是绑在一起的。

就在钱渊离京的那一,王本固在三个月后再次抵达镇海。

董一元遥遥眺望金山脚风平静的招宝村,转问:“汪直还在?”

“绝对在。”一个中年汉子用力点,“昨儿还去镇海县城,就在钱家酒楼吃的饭,今上午去了徽州会馆,现在还没走呢。”

董一元蹬蹬蹬下了顶层,进了船舱,“王大,看起来汪直不像要闹事啊?”

王本固笑着说:“天宿兄没代你?”

“大兄代了,一切都听大安排。”

“那就是了。”王本固拾起茶盏,视线也落到金山脚,“其实靖海伯是不会叛的,也没必要叛……”

“那……”

王本固没有解释什么,只吩咐道:“这次让你手下兵丁都老实点,别再闹出事。”

王本固虽然想报仇,但并不打算将自己也赔进去,甚至还想借此升迁,自然不会的汪直叛变。

他是想收服汪直。

可能吗?

以前不可能,但现在未必。

虽然钱渊和汪直有太的渊源,甚至王本固知道汪直曾经拒绝过徐阶的招揽,但此一时,彼一时。

一方面随园在东南的影响力正在渐渐削弱,宁绍台三府的知府都已经调换,最重要的绍兴知府是同为徐阶门下的胡应嘉。

另一方面王本固可以确定,自己弹劾汪直复叛的奏折在京中已经引起轩然大波,汪直难道不恐惧?

就算汪直还指望随园出手相助,但王本固手里是有谭七指的,虽然这个谭七指至今还没有招供,但他几十个手下都已经招供,而且签字画押。

让汪直明白,和钱渊划清界限才能保全通商事,才能保全他自己,汪直就有可能转投师相门下……有这样的功勋,王本固升官发财那是顺理成章。

至于弹劾奏折,全都推到谭七指上就是了,反正那厮是徐海旧部,惯了杀越货的事,逻辑符合的很。

只要汪直转徐阶门下,再加上宁波知府是胡应嘉,随园根基全失,就算依旧简在帝心,但在朝中的分量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