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污名册(2/4)
大长公主沉了脸,眉目也冷了下来,“朝堂之上,本宫问话,答!”
一个‘答’字似是带着千斤重量,一下子压在男
肩上,整个
已然僵硬到失去了知觉。
见他久久没反应,大长公主耐心耗尽,轻笑了一声。
“你答不出,本宫来说,才不过几
,本宫还记得清楚。”
大长公主翻开册子最新的那一页,一字一句道,“十
前,醉芳酒楼门
,令弟向二郎当众轻薄良家
子,王澧兰驾马路过,鞭笞令弟二十余下。后,本宫派大夫为令弟治伤,并招你
公主府给予补偿。令弟伤势虽重,但用过上好伤药后,渐渐好转,且无大碍,更无
命之忧,你也收到五十两银子作为揭过此事的补偿。既达成和解协议,不知你此番状告阿兰为何?”
男
已经不抖了,他直接僵在了地上,目光呆滞,像是傻了一样。
“你说不出,便让京兆府尹来说。”
京兆府尹被点到名字,连忙从队列中站出来,感受着大长公主和皇上那两道充满压力的视线,如芒在背。
“向大郎今早状告时言,其弟在酒楼外被玺候重伤至死,要求官府还他弟弟公道,严惩为非作歹的玺候。”
大长公主缓慢地仰了仰
,“和解过的事又来重翻旧账,且伤势明明好转,为何最后却死了。请之前为向二郎治伤的院判大
来。”
她目光微微下瞥,神
淡淡地下着命令,但那俯视众生般的气势让
在场的文武大臣仿佛再次看见了那个执掌朝政、沙发果决的监国公主。
无
不敬服她的聪明才智,不屈服于她的雷霆手段。
这些高高在上的文武大臣都甘愿臣服,那跳梁小丑又如何承受得住她如泰山压顶般的气势。
院判大
还没来,那男
已经承受不住,终于崩溃地大哭求饶起来。
“求大长公主饶恕,
民是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听从他
撺掇,
民知罪,
民再也不敢了……”
原本那些
说不过是让他们造造声势,玺候
过的嚣张事数都数不清,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冒充,根本不会详查。
他们要的只是引起舆论和百姓议论,并非真的要讨公道,偏偏大长公主不走寻常路。
更重要的是谁能想到大长公主还记了这么一本册子,让他们想诬陷都无从诬陷。
男
此刻后悔不迭,早知道不该壮着胆子冒着这个险,搏这份意外之财。
他早该想到,曾经执掌朝政,将风雨飘摇的大熠带向繁荣的大长公主,岂是个糊涂好蒙混的
。
大长公主隐退多年,他便有些忘了大长公主曾经的风采。
可事到如今,他想反悔都已经来不及了。
今早所有状告玺候的
都抓进了宫中,大公主显然是要挨着挨着一个个查,不会允许任何污蔑栽赃的存在。
男
已经吓
了胆,将自己被
挑唆,陷害玺候都
代了个一清二楚。
至于挑唆者是谁也
代了清楚,但等禁军带兵前去捉拿时,
早已死在了家中。
灭
!
意料之中。
虽断了线索,但幕后之
用脚都能猜到是谁。
有这个胆子构陷玺候,与大长公主作对,又刚刚结下梁子,除了宋家还有谁。
大家族都讲究一个面子,即便心里清楚谁是凶手,只要明面上没有证据,都不会撕
脸皮。
大长公主也没有想要抓着这事不放。
“这册子上的事只剩最后一件还未解决,今
既有这个契机,那便把宋家公子的事也一并了结了吧。”
满朝文武都暗暗吸了
气,这是终于到今
最重要的正题了。
皇上应了一声,“听姑母的。”
便让
去福德宫将宋海泉和甫安柏请来。
而后视线一瞥,瞧见还跪在大殿上的瑟瑟发抖的男
,眉目一冷,沉声唤了一声,“京兆尹。”
京兆尹再次出列,“臣在。”
“将今
京兆府所有状告之
挨个审问,凡是信
污蔑之
皆以攀污皇室的罪名重处。”
满朝文武又跟着倒吸了一
冷气,再次见识了皇上对玺候的态度。
等待的过程有些长,皇上命
给大长公主端了座椅。
大长公主坐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等到传令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这才缓缓睁开了眼。
“甫安伯、宋海泉到——”
宋海泉是被甫安伯推着进来的,
上裹着一圈厚厚的白纱,面色苍白虚弱,但也能看出
神良好。
嘴角那道划伤
露在空气里,十分显眼。
因为双膝受伤严重,他坐着
椅。
院判说他的双膝需要长时间修养才能站起来,但即便能站起很大可能
会走路不正常。
他胸
也断了两根肋骨,左手肘支在扶手上微撑着身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