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三番五次(2/3)
只是夷男虽然计算的周密,胆子也大,可此时铁勒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回纥部的菩萨虽然曾经拥戴夷男做铁勒的大汗,一起反抗东突厥颉利可汗,但后来大唐对回纥诸部很是拉拢,又是册封又是赏赐的,频频暗示,薛延陀夷男能得到的,你们回纥的菩萨也一样可以。
他能当大汗,你也能当大汗。
突厥有东西突厥两部,各立大汗,铁勒
为何就不能分成东西两部,双汗并立呢?
夷男虽猛,可年轻气盛,跟回纥首领菩萨这样的老家伙,向来不太对付,夷男虽称自己是铁勒的可汗,但处处顾着薛延陀本部,其它诸部本就多有不满,大唐在后面这样不断的拱火,菩萨也就更不甘心受制于夷男。
上次夷男西征,菩萨在漠北搞事,夷男回来狠狠收拾了一番菩萨,打的他损失了不少马,最后又赔偿了许多牛马羊驼,甚至把自己的一个可
孙
都被迫嫁给了夷男做妾,这事老菩萨也是憋了一肚子火。
这次夷男率兵南下偷袭杨国忠,菩萨自称有病不能随召,派了自己儿子带领部众从征,另一面却马上就偷偷的派去密报大唐。
夷男心准备,结果杨国忠刚走到
山白道,还没过
山呢,就接到了皇帝派
加急送来的密信。
杨国忠吓出一身冷汗,当即就率部不过山了。
一面向代北和河套的唐军求援,一面急召李思摩、史大奈等诸酋率部来援。
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夏州都督乔师望,代州都督张俭等引兵来援。李绩艺高胆大,不满足于防守
山以南,提出主动出击,将计就计。
李世绩让杨国忠继续大举旗号,假装不知薛延陀计,在山白道一带搞的动静很大,做出即将北上的态势。
而他却引乔师望、和张俭二将秘密集结边军一万二千骑,轻骑悄然北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薛延陀还在悄悄埋伏,准备翻杨国忠,结果却不知道自己以为机密的埋伏,早就被回纥
密报给了大唐。
于是在一个浓雾迷漫的早晨,李世绩的一万二千马,悄悄的迂回绕路摸到了薛延陀
身边,好在夷男也是个猛
,薛延陀诸部近年连年征战,很是警觉。
在外围便被发现,未能靠近夷男大营,在距离其约二十里的地方,跟一支薛延陀军战。
激战半天,斩两千余级,俘三千余骑。
虽然胜利,不过偷袭计划也因此失败,夷男引大军来围,李绩从容后撤,退回山以南。
双方隔着山对峙半月,最后夷男见无机可乘,只得恨恨引兵退回并北,但夷男却并没有把所有军队撤走,而是派了几个兄弟率领部份部众留守漠南,与杨国忠和唐军以
山为界,拒不肯把这些地盘
还大唐。
事越搞越僵。
长安城里有子呼声越来越响,那就是发兵越过
山,甚至杀到漠北,灭了夷男。只是相比起民间的强烈战意,不论是政事堂还是甘露殿,宰相和皇帝都还很平静。
打仗,这个时候大唐可以打,但跑到漠南甚至漠北去打,不值当,尤其是眼下夷男虽跋扈,但也确实有本钱,他麾下有可战锐二十万骑,虽然薛延陀没有当初突厥那么强的骑兵,薛延陀
却擅长打铁,他们拥有不弱的制甲能力,不仅有皮甲还有铁甲,所以薛延陀有一支很特别的引以为傲的骑马铁甲步兵,机动迅速,擅
,而且防御力强。
夷男也正是凭着这快马、铁甲和利箭,把漠北诸部都压的死死的。
朝廷未必会怕他们,但不值得打,风险也收益不成正比,政事堂宰相们多数意见,都是让突厥在漠南与薛延陀
争斗,然后联合漠北的回纥
,最好是再拉上奚、契、習等东北诸部,跟薛延陀
玩。
大唐只要在后面摇旗呐喊就行,坐山观虎斗。
反正只要战火没烧到大唐边境上,暂时就可以淡定从容。
李世民对此倒也支持,远征薛延陀,耗费太大,风险也高,打赢了也没什么,可万一打败了,那可就不得了,李世民也不愿意冒这样的险。
于是乎,现在政事堂每天都在忙着跟薛延陀斗智斗勇,双方都保持着克制,各种你来我往,嘴炮打的凶,文章发的快,但光摆阵势没真,连杨国忠这个东突厥大汗,现在也不得不暂留白道,以黑城为临时汗庭,搞的李思摩这个东突厥南面小可汗处境很尴尬。
另一边,高句丽虽然大致被大唐按住了,可也还时不时三天两
的来找些麻烦,总是叫屈喊冤,甚至辽河边境上也总不太平。
政事堂宰相们既要安抚在碎叶千泉山闷闷不乐的西突厥泥孰大汗,又要忙着跟漠北的薛延陀夷男大汗斗智斗勇,这边还得不时的安抚下虚张声势的高句丽。
这时候,还真没有谁有力去关注在那天之南的一点蛮部作
,什么十万二十万,千里百是的,都没
太在意,再怎么折腾,一群南蛮子也掀不起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