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密旨拿出(2/2)
以说,不管从哪方面说,从轻处罚高家比冲中处罚好处要大得多。
找到汤和的时候,汤和正在对分析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之时。
一进门,陈恪微微一笑,问道:“听说信国公下了对高家处罚的军令了?”
虽已知晓,但在询问问题的时候,总归是得循序渐进的。
“是,我正准备与你说这个事
呢。”听到陈恪的询问,汤和停下手中动作开
做了回答。
正准备说,不还是没说。
他们手底下那么多
,若有说的打算,完全可在下达军令的时候一并说了的。
而不是等到他询问的时候才开
。
既然是在这个时候说,那说明,汤和根本就没有说的打算。
汤和回答后,陈恪不再追究汤和没提早说的问题,只道:“信国公此举某不甚赞成。”
陈恪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见。
陈恪瞅了陈恪一眼,开
道:“本公军令已下,怕是难以收回,此事就先这样了吧,若再碰到类似的,本公定提早与你说。”
什么叫这次就先这样,下次碰到类似的再说。
这么说来,汤和没提早与他说,是故意的了,就是为了防止他不同意?
若别的事
,他还可妥协,但这个事
,他已经有了计划,怕还真就不能妥协。
陈恪又是微微一笑,道:“信国公,我有个事
正准备与你说呢...”
说着,陈恪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陈恪的想法出
,汤和并不认同,道:“都是些利于雄心的东西,还指望着他们能改过自新?”
汤和对富户豪族的敌意不浅,他们说的话,是一句话都不信。
陈恪也不反驳,笑了笑道:“成与不成的,总得先试试不是,不试试怎能知道不成呢?”
没有发生的事
谁能知道结果如何,总是得试试才能知道。
陈恪出言,态度很明确,大有一副
着汤和收回成命的架势。
陈恪不妥协,汤和态度也颇为的强硬,开
道:“本公乃正使,这事儿本公已定下了,就这样吧。”
汤和
说不通,开始动用理了。
汤和是正使不假,以这个来说,在正副使意见相左之时,的确是正使说了算的。
汤和既然用这个说话,车呢可也不客气了。
说着,陈恪直接拿出了亲笔题下的几个大字。
“便宜行事,如朕亲临”。
汤和自小与老朱一块长大,老朱的字,汤和自是认识的。
让汤和瞧过老朱的自之后,陈恪笑着问道:“信国公应没能认识这几个字的吧?此乃离开京师的时候,陛下写给我的。”
看到这几个大字,不用详细解释,汤和就已经能够明白了。
虽只有几个大字,但那是可能随时从副使转化为正使的存在,也是能够随时充当尚方宝剑的存在。
看到这几个大字,汤和久久未说话。
这两点若往
层追究的话,其用意可就很难说了。
老朱既一开始就打算把这些事
全权
给陈恪,那为何还要遣汤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