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不合适,谁合适(2/2)
厨房里的两个
自然也能听到动静。程好毕竟在京城的时间少,跟宁皓接触不多,有些不放心的朝外面看了两眼,道:“他们俩这是
嘛呢,该不会打起来吧?”
相比之下,
娜姐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一边熟练地擀着面皮,一边笑道:“没事,他俩争起来经常是这副样子。”
宁皓跟娜姐这会儿已经领证了,新房子也装修好了,早在国庆的时候就搬了新房子,只是前段时间贺新一直在疆省拍戏,这次刚回来,就被宁皓俩
子新家来吃饭。
合作伙伴嘛,除了工作上要合作,生活中两家
也需要经常来往。只有关系密切,合作才能长久。这就是朴素的中国式思维方式。
于是两男
在外面喝酒拍桌子,俩
则在厨房帮忙。好在是包饺子,要不然程好也只能在厨房里做做样子。
此时外面宁皓正扳着手指
在跟贺新分析冯总这个
物:
“冯总,在我的设计中就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符号,是很城市
的形象,不土。我们的很多演员……呃,我没有骂你的意思啊!我首先声明,这里面包括我自己,其实都是有乡土气息的,我们身上残存了很多农耕文明的影子。但是上海、香港这种地方培养出来的演员,是非常城市化的,非常有城市气息……”
“切,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论呢?你别忘了我也是上海
!”
“不算,你这半个上海
,不算!”
宁皓那大如胖
鱼般的脑袋摇的跟拨
鼓似的,道:“我说的演员,是上海这种大城市里培养出来的演员!你别以为,你会说几句上海话,就把自己当成正宗的上海演员了?你别忘了,你也是东北那旮沓出来的,跟我一样,身上的乡土气息很浓厚!”
“你就扯吧!”
贺新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仔细想想,内心是赞同宁皓的这番论调。也难怪后来他会找徐光
来演冯总这个角色。
回忆一下徐光
塑造的那些银幕形象,似乎就是那种很典型的上海
的形象。
还有那些上海籍的男演员,比如胡戈、小猎豹、二十年如一
的小鲜
的代表
物陆译,甚至包括渣男段子手小薛,一个个看上去还别说,都挺洋气的。
反之来类比一下,闰土就不用说,包括在澳洲关了近两年的那家伙、经常饰演伪
英的那位诺贝尔数学奖获得者的拥趸、
刀兄弟帮、小明黄,包括以大先生、陈渣男、贾
量为代表的一大批来自黑土地的那帮子
,似乎一个个都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贺新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土,他把这个归咎于自己塑造的银幕形象太过让
印象
刻,比如《单车》中的小贵、《小裁缝》中的马剑羚、《美
》中的刘思蒙,甚至是《香火》中的和尚等等,才会被宁皓所误解。
不过当他联想到徐光
,心里难免有种危机感。后世所谓的铁三角宁皓、徐光
、博哥。宁皓作为导演不可取代,博哥天生骨骼清奇同样无
替代。除了《石
》里的包世宏,贺新心心念念还想跟宁皓合作《心花怒放》、《无
区》,甚至就连《赛车》中卖墓地的那位他都想客串一把,更别说坏猴子七十二变计划中的《药神》了。
要是徐光
进来,以后不是就没自己啥事了吗?更何况隔壁的大水毛还说徐光
品不怎么样。
嗯?不过大水毛满嘴跑火车,他的话也不能全信。
徐光
同样是一位大导演,但关键那货是演员出身,习惯于自导自演。贺新实在想不出来,能在这个
明上海
身能够占到什么便宜!
他这会儿正在发散
思维,宁皓
了一杯啤酒,砸吧着嘴,感慨道:“其实《石
》中这些演员大部分都很好找,唯独就是你刚才说的麦克和冯总这两个角色,说实话在我脑子里有印象的演员还真没合适的……哦不对,你是绝对适合演麦克,还有就是冯总这个角色,谁呢……”
“总不能连一个合适的都没有吧?”贺新瞥了他一眼道。
“有肯定有,就是咱请不起,也不敢请啊。”
“谁呀?”
“比如刘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