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云(1/2)
今天是2000年7月1,林云大学毕业的
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这个子里,有
忙着表白、告别,做一切即将来不及的事;有
与亲朋好友碰杯、感叹,回味青春、痛哭流涕;有
则在收拾行李,翘首以盼地想要奔向新天地,唯有林云,感觉置身事外,默默地拿走毕业证,独自回家。
对他而言,真正的大学毕业在二十年前就经历过,那些告别、感叹、期待早已无感。
大学毕业后,他从程序员做起,在一家家互联网公司间跳槽,带出一个个优秀的团队,创造出一系列完美的社软件,直到走上事业巅峰时,已经是全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副总裁,年薪三亿,被誉为“打工皇帝”。
在那之后的某一天,他一觉醒来,发现回到二十年前,心……特别恶劣。
恶劣到忍不住大喊“我靠”,“我靠”之后再“我靠”,一直“我靠”到所有都大翻白眼,暗骂神经病。
他们不懂林云,林云已经走上事业巅峰,家庭圆满幸福、名声享誉中外,从没想过要重回二十年前,重新经历那些辛苦岁月。
可他重生了、回来了,在认清现实、大喊“我靠”后,只能接受现状。
林云给自己列出两条路,一条是按部就班,重新经历辛苦岁月,勤勉走上事业巅峰;一条是弯道超车,放弃曾经走过的路,轻松过上小康生活。
前者需要经历五年沉淀,在五年后第一次崭露角、十年后第一次大放光彩、十五年后走上事业巅峰、二十年后志得意满。
如果他重走原来的道路,或许会缩短时间,但该有经历的不可避免,因为自己的履历、社会的环境、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时间。
总体上来讲,能缩短五年不错了。
如果他放弃原来的道路,用未来的眼光投资,至少轻松过上小康生活没问题,甚至努力一把,说不定还能超越原有巅峰。
林云权衡利弊后,果断选择后者,并且连努力都不准备做,只要小康生活。
现在,他正为了自己的小康生活,来到父母经营的早餐店。
“云儿,拿到毕业证了?”林云的母亲周梅问。
“拿到了。”林云说。
“拿到就好,这下可以安心找工作了。”林云的父亲林东海笑着说。
找工作?
林云记得二十年前的自己在这时候早就有工作了,只是现在不想走原来的道路,才让父母以为还没找到工作。
“爸,妈,我不想找工作,我想创业开公司。”林云直奔主题。
“创业!?”
林东海、周梅吓了一跳。
“云儿,你在胡说什么,创业?你连工作经验都没有,拿什么创业?别听忽悠几句,就想一步登天啊!”周梅说。
“就是,你得先积累经验、掌握本事啊!创业什么的,我们也不想反对,可现在还太早了!”林东海跟着说。
“你连资本都没有,拿什么创业?该不会想向爸妈借钱?”
“那一定是被忽悠了!别信
家的鬼话,骗钱的!”
“爸妈的钱会给你的,但不是现在!”
林云苦笑,林东海、周梅看起来老实,却也做了十几年买卖,
明着呢,只要听一两句话,就能把
况摸得八九不离十。
可那是基于以前的林云所作所为做出的判断,现在的林云想创业,肯定跟以前不一样。
“爸、妈,我没被忽悠,我不会和
合作创业也不会给别
投资,我是自己创业,自己投资自己。”林云说。
“自己创业?”
林东海、周梅面面相窥:“你自己创业,能弄出什么花样?你想开公司,租一层楼有必要吧?聘几个有必要吧?装修、购买设备有必要吧?还有打点关系、招揽生意,你得花多少钱?”
“爸、妈实话告诉你,我们是存了几年的钱,那些钱可不是刮大风吹来的,就算全部给你,也经不住你折腾。“林东海说。
“是啊,我们是打算等你结婚后给你买房子用的,能勉强凑个首付差不多了,创业是万万不可。”周梅摇。
林云相信他们的话,这个时候的林东海、周梅,大约存了五六万元,三年后凑齐八万首付,买了一套原价二十四万的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给他,剩下贷款的钱分二十年由他自己还清,特别轻松。
那套房子在他走出社会的那些年是他最大的支柱,让他有了家、有了退路和为之奋斗的理由,他很庆幸当时父母做了那么明智的选择。
2000年的房子每平方米只要两三千元,十年后涨到一万,二十年后涨到两三万,平均每年涨价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翻了整整十倍,而平均工资仅仅翻了五倍。
如果照正常路线发展,现在能勉强贷款买房的家庭,二十年后连勉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