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通书解说》(2/3)

不止如此,光柱之中,密密麻麻,无数蝌蚪般的金色文字呈螺旋形盘绕而起,与光柱一起冲向云霄。

“弟子规……幼学丛林……时文……字贯……”

只是看了一眼,朱师顿时为之变色。

那光柱中,千章万句,居然全都是藏书楼中的文章。

“文庙之中竟然有这等学生!”

这一刹那,朱师为之动容。

有所思,夜有所梦,文庙之中并不缺乏灵之辈,但是很少有像那厢房中的学生一样,在梦境之中,将白天读书的内容都显化出来。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悟了。

只有完全揣摩,真正明白了先贤的经义,才能做到!

在文道上,这称之为“光烛霄汉”!

在儒家的记载,这样的现象并非没有出现,但无一例外,全部都圣贤之材!

“走,跟我过去看看!”

想到这里,朱师胡须抖擞,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朝着那金光冲起的厢房快步走去。

岂止是朱师,就连夫子这刻也按捺不住。

文庙学生之中,也曾经出过不少惊才绝艳之辈,但是天赋如此惊的学生却还是第一次遇到。

厢房的窗子打开里,里面一片安静,远远望去,只见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发出轻微的鼾声,似乎是刚刚才睡。

在他周围,文气徜徉,一片静谧。

窗外,两驻足,一动不动,似乎怕惊扰到那少年。

“是他!”

只是一眼,夫子顿时忍不住眉一跳。

“怎么,你认识他?”

朱师惊讶道。

夫子没有隐藏,便将白天的事叙说了一遍。

“陈少君?竟然是陈宗羲的幼子,怪不得!不过以前不曾听闻,他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才思、抱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绝不是普通能对得出来的。

只这一点,眼前的少年就足以让他留下刻的印象了。

“不错,我们文道竟然有此等天资聪颖的学子,必须大力栽培,以他的灵,只要加以引导,未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朱师轻轻抚着胡须,喜不自禁。

这一路走过来,只有眼前那个学子才真正了他的法眼。

“朱师说的是,我这就将他的名字报备圣庙。”

夫子躬身道。

大商朝的夫子都拥有一项特殊权限,可以将自己发现的天才学生报备上书,进一本特殊的名册,凡是进名册的学子都能够受到儒家宗师,儒首,乃至圣贤的极大重视,甚至受到他们的青睐,亲自招门下。

“嗯?”

就在这个时候,朱师眉一动,陡的望向了床榻上的少年:

“这是怎么回事?”

“这少年灵台清明,内外剔透,怎么灵识之中还有一浓厚的黑气?”

朱师何等修为,即便是在大儒之中也是拔尖之辈。一眼望去,他立即就看到陈少君那恢弘的金色气柱之中,竟然有一丝丝淡淡的黑气。

那黑气丝丝缕缕,和普通学子的黑气又截然不同,看起来似乎更加的浊,追溯源,竟然起始于陈少君的意识处。

下一刻,朱师心中一动,双眸之中顿时发出更加炽亮的光芒:

“这是——”

看到陈少君脑海处的形,就连朱师也呆住了。

“朱师,这孩子怎么了?”

夫子在一旁忍不住道。

“这是黑气,竟然和他的灵台、魂魄缠绕在一起,看起来乃是先天所生,而且极难驱除,这对他的修行可是极为不利。”

朱师道,双眉皱成了川字形。

这少年天资聪明,远超同辈,但又偏偏看起来天生自带暗疾,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一辈子停滞不前,无法达到太高的境界。

“啊?”

听到这番话,就连夫子也不由呆住了。

他的修为不如朱师,看不到朱师中那特殊的黑气,但他相信朱师的判断绝不会有错。

“这等境况绝对是我们儒道的损失,而且这黑气引而不发,直到他睡梦之中方才浮现,恐怕这少年蒙在鼓里毫不知。”

朱师道。

“难道就不可以强行驱除吗?”

夫子在一旁道。

“不可,那黑气与他魂魄纠缠,强行驱除,恐怕会伤及他的命。”

朱师沉吟片刻,随即想到了什么:

“也罢,相遇就是缘分,既然了我文道门墙,又有如此天份,我等就不可置之不理。索就送你一件东西吧。”

朱师说着捋起衣袖,伸出右掌,下一刻只见朱师掌中文气涌动,一阵阵荧光迸发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