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大明好风光(中)(1/2)

吴溥虽然科举名次不如黄观靠前,也不是什么状元之才,但也算是才华之,闻言本想静待下句,却见黄观笑看着他,“德润兄,接一句?”

和诗和诗,合者为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才是文雅兴。

吴溥哈哈一笑,起身,抚须望月,想了半晌,相处出来一句:“月间观瑶台,紫气摇天籁。”

终究不如黄观,想出来的这两句还算很工整,也压住了韵脚,但总是给一种浮夸做作的感觉在里面,没有黄观那两句的无迹可寻之感。

这就是差距。

毕竟三元状元,岂是得虚名。

这也是两句写实的,不过加了漫主义在里面,充满着诗画意的想象力。

吴溥说完看向书香世家出身的于彦良。

于彦良惴惴不安,压力极大。

他就是个半灌水,如果此刻让侄儿于谦来,当是毫无压力,不过他这个当叔父的,拿刀还行,和诗么……有点为难

想了想,起身笑说献丑,然后沉吟了许久许久,才憋出一句:“岁有十二圆,月下故乡怀。”

也还行。

工整就不说了,但也有抒在里面。

就于彦良的水平来说,已是超常发挥。

于彦良看向许吟。

许吟摆手。

你们这些文的酸鼻子事我就不掺和了,看个热闹便可。

于是众看向黄昏。

黄昏顿感压力。

穿越之后,自己可没怎么读过书,就是背了下《集韵》和《广韵》,把繁体字给认了个遍,写诗?

根本没想过。

不过好歹也是读过二十年书的

起身,沉吟了许久,才缓缓的说道:“一朝问青天,但有鲲鹏来。”

收官!

漂亮!

黄昏觉得自己没给读书丢脸。

不过黄观和吴溥对视一眼,都无奈的哈哈大笑,也行也行,其他的不说,至少压住了韵脚,最重要的一旦,这最后的抒,很大。

很大的意思,就是让钦佩。

何谓鲲鹏?

天子为龙,臣为鲲鹏也无不可,一句但有鲲鹏来,充分表达了这位官场权贵的心中野望。

黄观缓缓念了一遍:

珠玉点霜白,彩蝶挂东斑。

月间观瑶台,紫气摇天籁。

岁有十二圆,月下故乡怀。

一朝问青天,但有鲲鹏来。(注3)

不错不错,除了自己和吴溥,其他两个都是半灌水读书,能和出这么一首诗来,也算是惊艳之作,但不可否认,最出彩的还是黄观的第一句。

徐妙锦起身解下指套,“我去磨墨,把它记下来。”

说完去了书房。

娑秋娜犹豫半晌,坐在了古筝前,拿起徐妙锦的指套绑好,轻轻抚琴弦,随意的弹了个调,听得众一阵讶然。

黄昏很是意外,“你竟然还练过古筝?”

娑秋娜微微一笑,很倾城。

“在西域的时候,琴棋书画也练过一些,上不得大雅之堂,诸位还请将就。”

黄昏哈哈笑了起来,“很好了很好了,琴瑟和鸣最是幸福的事。”

一语双关。

娑秋娜难得理他。

主院外忽然喧闹起来,片刻后进来了一大堆的,除了去放河灯的,还有徐辉祖两兄弟以及两妯娌,还有一个冷若冰霜的小姑娘。

徐家四妹。

和张红桥两并肩走在一起,低声碎语。

稍微寒暄,原来是一群去放河灯,结果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于是徐辉祖两兄弟顺便就来妹夫府邸坐一下。

徐辉祖和徐膺绪座,其余眷本该去别院或者去厢房里呆着,不过黄府没有这个规矩,加上一群西域子也在,索所有眷都搬了板凳围坐在院子里吃着瓜子聊着天。

一派和睦。

黄昏看着这一幕,心内感触万千。

大明还很穷。

但至少在自己的府邸里,已经是一派盛世风光,最期望有一天,整个大明疆域内的民间坊子,都能有这样的风光。

随意聊了些话题,徐辉祖忽然问道:“听说军歌是《忠报国》是你的作品?”

齐刷刷的看向黄昏。

忠报国》如今已经火遍整个大明,不说军伍之中随便找个都能唱,哪怕是朝野之间的臣子、百姓,也都会哼几句。

很是洗脑。

而且这首歌的歌词,极容易培养军中士卒的热血赤忱,又朗朗上,比之那“但有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更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