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为河西节度(2/2)

以己度

“古往今来,单以一之力不能成事,不管有志也好,无志也罢,当时机来临的时候,自然会有把我们推向建功立业的关,而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提前站到那个位置上摆正姿态。”

这话说得极有道理,但是李嗣业不会附和他,因为高仙芝已经逐渐接近这个位置了。无论是讨伐达奚部叛,还是讨伐黄姓莫贺达,高仙芝都表现出了他的战术才华。而他自己还因缺少几步台阶而远远未及。

……

后,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回京叙功的队伍正式启程,随行员为副都护程千里,李嗣业,还有拔汗那国的使者、小勃律国使者、突骑施都摩支部的使者,整个回京队伍浩浩二百多,双旌双节随行,六纛伴随军列队煞是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小勃律国的使者队伍,他们只有两两骑,除了打着小勃律王颁下的节杖外,除此身无长物。如果没有那根节杖,根本没会相信他们是使节。

这两位使节还是偷偷逃出来的,只因小勃律王苏失利还在吐蕃的监视控制中,连她的老婆都是吐蕃公主。苏失利想借助唐朝的力量摆脱吐蕃的控制,只能避过吐蕃耳目派出使节,装扮为商贩联系安西都护府,再由安西都护府一路护送往长安。

听说之前已经有一批小勃律使臣被送往长安了,中书省还要命令鸿胪寺和工部给他们修使馆,这是以前都没有过的事。以前过往周边各国的使节,鸿胪寺都是把他们安排在皇城内的鸿胪会馆中。

因为队伍中有了使节,所以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一旦涉及到礼节的问题,自然是要按部就班。况且使节们来大唐不止要完成外任务,还负责旅游,要把大唐境内的优美景点记下心来,回去讲给国王和官员们听。毕竟在那个行万里路都很困难的时代,一个的眼睛不止是自己的眼睛,也是所有未能远行的的眼。

李嗣业和他的随从们跟在节度使队伍的最后,捎带着也能沾沾光,慢下脚步静下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能够将所有的陆地景观都囊括进去,沙漠和山川,河流与湖泊,丹霞地貌与风蚀古城,辽阔场和鱼米之乡,那就是河西走廊。世界上有个地方反哺传承了中原文化,佛教东传,开通商路,经营西域,每一个彰显荣光的帝国都离不开它,这就是河西走廊。

李嗣业三次途径河西回长安,每次都在这厚重而绚丽的历史河流中无法自己,特别是当他作为两世为的灵魂,曾经在千年以后亲眼目睹它们被时光淹没的样子,重新回到这个地方,却是千年以前,就像亲眼见到一个年轻的神祇变成了垂暮老,这种感知错位的冲击如何能不让他皮发麻,鼻尖发酸。

河西早已不是那个河西,但河西永远还是那个河西。

站在麦积山石窟对面的山丘木间,望着碧绿簇拥的对面,那栈道错密密麻麻的和浮雕,心中顿生豪气感慨万千。他不是感慨终于不用买门票了,而是趁着无在身旁,发出了一句慷慨豪言:“此生若不能为河西节度,功盖凌烟阁又有何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