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两面性(1/2)

李隆基也擦拭着眼泪上前,伸手将皇帝给搀扶了起来,老怀宽慰地感叹道:“短短两年时间之内就已收复两京,你有这样的成就,我自愧不如,把江山到你的手中我放心。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李亨又啼哭道:“孩儿昔北上灵武登位,只是迫不得已只求个名正言顺,想等平定叛收复两京之后边还政与父皇,如今两京已复,父皇应当重登大宝治理河山。”

“不,不,我年岁已老,神不佳已经难以治政,社稷还是你来掌,我只愿有一个幽静之所颐养天年便可。”

父子二推让了一阵,旁边有史官提笔记载下来这个父慈子孝的历史时刻,帝王家可为天下表率,然后皆大欢喜。

皇帝和太上皇登上了各自的车辇,李亨坐进车里拽着圆领袍的前襟松了一气,就像刚刚从某个应酬场上退下来疲力竭的男,李辅国坐在前方驾车,转过身来低声问:“应该把太上皇安置在哪里?太极宫?”

“兴庆宫吧,太极宫湿热,况且,朕可不想让天下背地里骂我不孝。如果他觉得孤独的话,就派李嗣业过去陪他下下棋,嘿,两个都失去了权力同病相怜的,应该有很多话要谈吧。”

“那跟着太上皇回来的几个老臣呢?还有陈玄礼该如何处置?”

“暂时先留着,至于陈玄礼,不过是冢中枯骨,让他自生自灭吧。”

“喏。”李辅国叉手应答过后,李亨就等于把自己的父亲到了这个无良太监的手里。

为了不让太上皇的归来引起太多百姓的注意,李亨依然按照他逃跑时的路线,送返回长安城。从龙武军的飞龙厩进重玄门和玄武门,先进大明宫,再从大明宫与城郭之间的夹城转移到兴庆宫。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够瞒过长安,但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长安城中议论纷纷。

老皇帝回到长安后,身边仍然由陈玄礼和高力士陪伴,还有其妹玉真公主和几个旧时宫梨园子弟时时来往,晚年生活似乎也不算太凄凉。

只是近来他登上兴庆宫的花萼楼,总有百姓在楼下高呼太上皇万岁,老皇帝本来就喜欢气聚集,并开始向百姓招手。

李辅国早就派监视着太上皇,见到这副景后立刻跑去汇报,李辅国也不含糊,派来几百甲士驱赶跪在城墙下的百姓。

李隆基正安心接受朝拜,城下百姓却遭受到了兵丁们的驱赶,把老家给气得不轻,趴在城垛上怒声喊道:“你们什么,你们疯了是不是,敢对百姓下手!”

这些兵丁自然不去抬看他,罢自己差事后轰然散去。

……

李嗣业在长安需每参加朝参,但基本上都是站在前排晾着,皇帝没有任何问题要咨询他,只是看到他昔忌惮的在殿堂下面站着,心里面就安心许多。李太尉对所有事都不参言献策,只是今听到皇帝与宰相萧华议论如何处置跟随永王李璘作的官员,其中有幕僚李白,为其叛行为歌功颂德。

李亨略作思虑,不过是个只擅长文辞墨藻的文罢了,摆了摆手道:“与其余蛊惑永王的一般,枭首处死。”

李嗣业蠕动了一下嘴唇,上前进言道:“李白不过一介酸儒,素来只通文墨不知政事,必然是被他所蛊惑误导,恳请陛下饶他命。”

郭子仪也上前进言:“陛下,李白虽从永王,但未参与他们的密谋和军机,恳请陛下饶他命。”

李亨威严地靠在胡床上点点:“看来两位卿都颇为惜文,毕竟他参与了永王谋逆,可饶他死罪,但活罪难逃,传朕旨意给江东节度使韦陟,将其流放至夜郎西。”

朝参散后从殿中走去,郭子仪紧跟在李嗣业身后,低声邀请说道:“李太尉,我在家中设下酒席,想请太尉赴宴饮酒。”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李嗣业摇摇拒绝了他的邀请:“我如今赋闲在家中,做个闲散事外之,不便结掌兵的武将。”

郭子仪表示非常理解:“太尉能够激流勇退,子仪感佩服,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当然要以忠心为主,陛下需要出力之时,便身担重任劳心劳力,当陛下不用之时,当潜身缩首寓居家中颐养天年,岂不美哉。”

这话如果是别说的,他定会以为此是在讽刺他,但如果是郭子仪说的,也许这位心中真是这么想的。

他离开大明宫之后,便前往了西市的放生池一带,挤在群中看斗,且一看就是一天。

等到第二天,他就花重金买了两只从西凉买来的麻瓜,这种平时走路迟缓,经常发呆,看上去极不灵光。一旦扔到斗场上,立刻变为斗杀手,不动则已,一动便对准强敌要害啄下去,片刻即分胜负。

他带着这两只才到西市一,便创下连胜六十四场战绩,打便西市无敌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