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1/2)

李豫长安之后改封号为代王,如今又被立为储君,他今刚进殿中便听到李亨与李辅国的笑声,上前去拜见父皇,又称李辅国为五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父皇和五郎刚才因何事高兴发笑?”

李亨坐回到榻上,扶着肚皮笑道:“李嗣业觊觎杜乾运之美色,竟不顾杜九娘与刘长卿婚约在先,强行下聘礼抢夺,引得长安议论纷纷,故而发笑。”

李豫点略作思虑,开说道:“昔秦国大将王翦率三十万大军攻楚,屯兵边境迟迟不发,为解始皇疑心遂讨要美金钱。汉丞相萧何为解刘邦疑心,刻意贪污国库。儿臣猜想李嗣业此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眼中闪烁光芒,手扶着酸麻的大腿说道:“我儿说的没错,王翦自污是为了秦灭六国的大业,萧何自污是为了成全君臣之义,而他李嗣业自污,就只是为了苟全命而已,也真难为他能自损名望,朕或许可以让他寿终正寝。”

李豫又叉手说道:“儿臣还以为,能自损名望之,并不可憎,真正可憎的是那些沽名养望之。就如叛贼安禄山昔以大善自居,开设粥厂,救济贫民,收养孤儿数千,使幽燕千里之地皆以为他是圣。等原形毕露之后却率兵南下,攻城掠地屠杀百姓。又如汉之王莽,养望杀子,极尽伪善之能事,最终却叛逆谋位,落千秋罪名。”

李亨又笑道:“善,我儿熟读通典史书,聪慧非凡。昔你与李嗣业也曾齐讨叛军,共同进退,应该到府拜贺。待他成婚之,携带礼物替朕略表心意。”

“儿臣遵旨。”

……

无论言官们如何上疏弹劾,长安学子们如何奔走相告,文们如何唾骂,皇帝一概置之不理,下旨批复说这是大臣的私事家事,朕不愿意过多问责。

至德二载的五月初,经过一系列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之后,已经年逾不惑的李嗣业终于要将长安第一美杜九娘收帐下。

杜九娘的本名叫杜若,但凡子有姓名的,大多出身名门闺秀,韦与杜乃是关中大姓。若不是因为杜乾运这一脉依附杨国忠,他们家断然不会没落至此。除了几个杜家以为依附李嗣业可以获得荣华富贵外,许多对此事是表示唾骂的。还有更多对这种事习以为常,天底下以势压的事实在太多了。若不是因为杜九娘号称京城第一美,苦主刘长卿乃是长安诗坛新秀,也根本不会掀起如此多的风波。

这一李嗣业穿着吉服,端着酒盏在群中走来走去,贡献了这辈子最僵硬的笑容。眼前的这些宾客,中说着恭喜祝贺的词语,脸上藏着艳羡还有对色狼的鄙视。每个客都戴了一张面具,笑着恭维主,但不影响他们对主品的唾弃。

还有少数脸上带着或同或佩服的复杂神色,从案几前站起来向他敬酒,他来者不拒一一饮下。

门外管事高声参赞储君驾到,李嗣业又与一帮客去恭迎太子,李豫温文尔雅地恭祝贺词,又宽慰了他几句,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

夜之后,宴会场地的案几上杯盘狼藉,大多数客都告辞离去,李嗣业酒醉醺醺地推开了房的房门。

身穿绿衣的杜九娘上遮着盖,手中撑着团扇,听到脚步声掀掉盖,猛然从顶拽下发簪抵住自己的脖颈,瞪着通红的眼眶惊怒道:“休要过来,否则我将死于此地。”

李嗣业拖了一个绣墩坐在她对面,凝视了她半天,只看得杜九娘心中发毛。

他点了点说:”确实是秀色可餐,天香国色,让垂涎三尺。不过你只要应允我一件事,我保留你……白壁之身,文雅点儿是应该这么叫吧。可能我这个不太会说话,也许用不了一年,我还能让你和刘长卿见面,让你们两个团圆……”

……

从至德二年春天到秋季,唐朝廷对叛军没有进行任何进攻行动,李亨所有的工作重心都在加强对太上皇权力的限制和回收,一些天宝老臣纷纷被贬,各个节度使翘首以盼,却迟迟得不到长安的旨意。

李嗣业每活动依然是饮酒,斗,身体似乎渐虚弱。

李亨时常将他叫到宫中奏对,或提起要他重新担任节度使以示试探,李嗣业都惶恐表示自己不堪重任连连推辞。

,大明宫紫宸殿内的常朝参,皇帝李亨端坐在胡床上,李辅国站在左侧前方手执拂尘双眼微闭。听宰相萧华在下方介绍敌我双方况:“安庆绪退守相州邺城,麾下有大将尹子奇、崔乾佑、向润客、安守忠、能元皓、田承嗣,由于事先在邺城囤积了大量粮,其势恢复极快,短短六七个月之内便集结了十万大军,且邺城易守难攻,需要慎重对待。”

下方的几个大臣低叹气表示惋惜,但这个叹气声让李亨很是尴尬,这况是他一手造成的。

李辅国忍不住冷哼出声道:“安庆绪无德无才,御下无能,手中不过十万马,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