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1/2)
有了填护城河的经验,曹仁也不急着让士兵冲锋,而是让盾兵护送攻城部队,攻城部队手中拿着长竹梯(不是云梯,云梯是大型攻城器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付出少量伤亡的曹军,安全来到城墙下,竖起竹梯开始爬城。这下曹军的伤亡开始增加,由盾兵护送的弓弩手开始向城墙上击孔
击。
曹军弓弩手的反击注定是徒劳,刘备军士兵根本不出现在击孔中间,他们背对背躲在
击孔旁边,侧身向城外
击。
感觉到箭矢大都来自两侧,李通很快反应过来,他让爬城士兵嘴咬环首刀,双手各拿一面盾牌护在身侧,伤亡立刻就降低了。
越来越多的曹军来到击孔前,但他们都停在那里。
“不可迟疑,速速杀城中!”李通见曹军停滞不前,厉声喝道。
李通哪里知道,从远处看,可以从
击孔钻进去,可现实是
击孔确实是可以进出
,但必须是体型瘦弱的。曹军和刘备军这样,都是体格健壮的士兵,要想进
击孔,必须调整动作挤进去。
击孔后面那么多敌军等着,你一点点挤进去和送死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曹军迟疑了,上怕送死,下怕军法,所有曹军都僵持在那里。
这时候,刘备军士兵将油罐砸到了登城士兵的脸上,然后放火。爬城的曹军宛如滚轱辘一般,全部跌落城下。
“汝等为何不城?”有些幸免于难的伤员来到李通身边,李通喝问。
“将军,敌城击孔过小,我等皆不能
。”
李通将这况报之后方的曹仁,曹仁决定先撤兵,曹军在盾兵的掩护下一点点撤离城墙。
“小沛城墙无半点绽不成!”曹仁开始询问各攻城部队的
况。
各部队的回答让曹仁脸色沉,小沛城墙太坚固了,曹军的投石车砸了半天完美没有反应,更不要说其他部队了。
“将军,我有一计,或可此城。”李通身后闪出一员小将。
曹仁一看他的面容,满脸诧异,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见这员小将,面如重枣,话音听着年轻,但却长着一副大叔脸。曹军其他将领或许没见过关羽,但曹仁当年是和关羽照过面的,这张脸和关羽太像了。
“将军?”在李通的提醒下,曹仁反应过来。
“汝乃何?”
“在下姓魏名延,字文长,义阳。”
听魏延自报家门,不是姓关,曹仁稍稍放下了心中的疑虑。他问道:“汝有何计?”
“今攻城,在下亦有登城,城楼
击孔确不可为
城通道,然在下观城楼顶前后坡并不陡峭。”魏延说道,“明
攻城,在下愿为前部,攀过城楼顶,杀
城中。”
“登城时有竹梯相助,汝越过城楼顶后,如何下城楼?”
“将军,城楼内必有登城马道,其与城楼顶间距不足一丈。在下可率军跃上马道,杀上城楼。”
“城门为巨铁阻拦,即便汝率部杀城中,城门不开又有何用?”
魏延说道:“将军,我料巨铁必可上下移动,只消我军源源不断越过城楼顶,夺取城门机关,便可开城门。”
“好!”扫除顾虑,曹仁当即下令道,“明攻城,便由汝率本部为先驱!”
“是!”
曹夺取荆州之后,魏延便率本部家将投
曹
帐下。之后的一段时间,魏延被安排在李通帐下,守备汝南。这次东征,李通被抽调上前线,魏延也一起跟随。
翌,曹军再度攻城。有了昨天的经验,曹军以极低的伤亡再次来到城楼之下。
魏延一马当先,左右手各拿一块盾牌,身后也背着一块盾牌,知道要爬楼,环首刀在身侧的刀鞘里,没有叼在嘴上。
为了防备击孔的油罐,曹军将三架竹梯并排放在一起,左右两侧竹梯上站满了士兵,他们个个举着盾牌,为中间的主力登城士兵护卫。
在多方位的保护下,魏延和他的本部安全到达楼顶。
魏延将手中的盾牌丢过城内(往城楼外丢,会砸到自己),然后将身体紧贴楼顶斜坡,双手抓住楼顶开始发力(引体向上)。
奋力翻过楼顶的魏延傻眼了,呈现在他眼前的不是惊慌失措的敌军,而是严阵以待的数个弩兵方阵。
全封闭式的正面城墙,少了滚木、礌石、滚油等许多防御手段,自然会让敌军有机会翻越城楼顶。刘备军中演习的时候,早就有参谋想出来过。
为了不被成马蜂窝,魏延赶忙转身趴在楼顶,利用背部的盾牌抵挡箭矢。
“啊!”只是盾牌不够大,魏延的小腿还是被了几箭。
魏延左右搜索,想找到登楼马道的位置,脚踏实地才能有反抗的机会,现在吊在楼顶只是一个活靶子。
幸好后续的攀城部队给魏延分散了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