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贾诩之谋(1/2)
数月前,关中援军和贾诩相继来到河内郡。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文和先生远来辛苦。”
两寒暄了一会,贾诩问道:“而今河内形势如何?”
“我已将河内之兵尽数集结于汲县,即便有关中援兵,亦不足三万之众。”徐晃说道,“闻关羽举幽冀之兵三十万来攻,想来惟有死守。”
“公明勿虑,关羽处绝无三十万大军。”
贾诩宽慰了徐晃一番,没有同意他死守汲县的想法,说道:“河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且大军粮皆由荥阳运至,倘若关羽轻兵截粮,我军危矣。”
徐晃手中的士兵大都是郡县兵,关中支援的士兵虽然可以一战,不过关中心还没有完全顺服,让关中兵打一打顺风仗还好,要让他们和关羽硬碰硬,那就是妄想了。
本来按照曹的想法,是想徐晃在河内郡能守住就守,守不住就退回司隶。司隶有虎牢关和潼关,只要守住关
,北方的敌军就没办法侵
关中。
结果贾诩向曹提议,让他到河内郡帮助徐晃守城,贾诩说关羽有勇无谋,河内郡绝对可以守住。一向只是明哲保身,什么事都往后躲的贾诩,
一次那么积极,曹
自然不会打击他的积极
,当场就同意了贾诩的请求。
贾诩来河内郡不是真的对曹忠心耿耿,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甚至他还把儿子贾穆都带在了身边。
徐晃也怕关羽截粮道,但自身战力差距太大,他也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能拖住关羽一天是一天。
看出徐晃担忧,贾诩笑道:“公明莫非忘却并州高?”
“文和先生是说……”没有贾诩提醒,徐晃还真就忘了高这号
物。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州的范围一缩再缩,北方的百姓也全部内迁。
自从刘备击败袁绍,高所处的并州也是元气大伤。当年袁绍让高
夺取并州,以为又得一州,没想到这并州十分贫瘠,还需要冀州倒贴钱粮。
夺下来容易,想要放弃就难了。好在并州也不是完全没用,在和刘备决战时还支援了数万兵马,虽然没什么正面作用。
袁氏覆灭,高没了资助,并州刚有的起色又下去了,幸好刘备占领冀州后百姓都能换粮,仰仗前期的偷粮,高
把并州稳住了。
当然,也仅仅是稳住而已,并州四面环山,也没有什么特产是中原没有的,并州没了发展的前景。
当年支援袁绍兵败,没有损失多少,但承诺给南匈
的财物无法兑现。南匈
回到晋阳就四散劫掠,高
也只能
瞪眼。并州百姓的生活本来就只能勉强维持,这下雪上加霜,有许多并州百姓逃到了冀州。
当年东汉极盛时,并州才只有六十多万,这么多年
世,加上内迁时死了一部分,逃难他州一部分,并州高
治下
连二十万都不到。
夹在刘备和曹的缝隙中,高
勉力维持着万余士兵,当起了小透明。
高柔向高提议,天下
世就要步
最后阶段了,让他选一家投降,才是明智之举。叫高
投降刘备那是不可能的,投降曹
的话高
又有些不甘心,时间在高
的优柔寡断中一拖再拖。
贾诩说道:“未免高转投刘备,可遣使说之,尚可令并州之兵南下,共御关羽之兵。”
“善,我这便派往并州。”
徐晃的来到并州,送给了高
下楼的台阶,高
打蛇随棍上,还向徐晃提出了一些利益诉求。贾诩以军
紧急为由,先答应了高
的请求,并责令高
马上带兵南下,支援河内郡。得到自己想要的,高
高兴地带所有将士南下了,甚至都没有留多少士兵守老家。
“父亲,缘何让高领并州之兵南下。昔
父亲曾言,曹、刘相
,并州最重,而今高
远离,并州岂不空虚。”
贾诩看着儿子,叹道:“汝虽为我子,才甚不如我,而今世,世
为棋子,多有看不
者。为父惟有铺平道路,不使汝败我贾氏,使我贾氏灭门矣。”
贾诩又问道:“昔为父对汝言投曹之因,汝还记否?”
“父亲叮嘱,儿怎敢忘记。”贾穆说道,“父亲言天子在何处,身便在何处。故而昔明知刘备势大,可兴汉室,亦投身曹公帐下。父亲今
可是欲投刘备?”
“是否要转投刘备,为父尚要琢磨。”
今时不同往,已经不能用刘协来保证。刘备到底能不能夺取天下,贾诩还要考验一番,并州就是贾诩给刘备设的一道题。
东汉末年朝廷骑兵比例减少,已经无力维持并州的局势,只得让百姓内迁。
本来并州到关中的路必须经过河内郡,还要通过虎牢关或者潼关,但刘备手中骑兵众多,河套到关中中间的一大片地不再是绝路。只要刘备取得晋阳,有了进军的门户,关中、凉州甚至是汉中、
蜀都可能被刘备一
吃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