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权衡利弊(1/2)
“黄公何来?”黄承彦这时候来拜访,让陆逊很是诧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惭愧,此来非为其他,乃为私事。”黄承彦说道,“刘皇叔奉天子以讨不臣,我等世为汉臣,食汉禄,本应为天子分忧。然曹势大,不能敌,荆襄为其所占。而今皇叔义兵临荆,我等自当相助。
前番许都受袭,粮运抵不及,曹军粮
短缺,此正皇叔取荆州之时。大军北上,我等荆襄之
愿里应外合,但得荆州,天下可定。”
“黄公之意我当告之将军,若以此取荆襄之地,当为首功。”
黄承彦笑着点,说道:“闻皇叔有封侯拜国之言,未知我等新降之
,可得否?”
“此乃刘公定计,逊未敢擅言。”
黄承彦走了,陆逊将黄承彦所说之事告诉管亥和参谋团的。
管亥说道:“伯言以为黄承彦所说可信否?”
“可信,可不信。”陆逊迎着管亥疑惑的眼神,解释道,“可信者,天下大势,刘公强而曹弱,汉室三兴,指
可待。荆襄之
多为私利,昔刘景升尚在,彼辈便迎曹,今叛曹投降,亦非不可能。
不可信者,荆襄之多念故土,无有远志。刘公有土地兼并之言,治下之民无有聚地者,荆襄之
恶之。两军
战,彼冒险而来,甚为可疑。”
“言之有理。”
经过陆逊分析和参谋团计算,认为海军可以分两步走。海军的战略目标还没有达成,一切当以攻取夷陵县为首要。既然黄承彦来告密,不管是真是假,曹军之后肯定会有动静。海军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将计就计。
管亥说道:“速往夷道,告之统弟,令其多加哨探夷陵,若有可乘之机,不必报我,即刻引兵攻之。”
“是!”
黄承彦回到襄阳,向曹丕汇报:“公子,计成矣。我往见陆逊,告之缺粮一事,其信不疑,诱敌之计可行也。”
“善,黄公一路辛苦,此战若胜,黄公当为首功。”曹丕说道,“今丕有一难,望黄公相助。”
“公子请言,我自当相助。”
“欲诱刘军,需使军诈败。我之部将皆为蜀,不便行之,而叔父将士多与刘军相
,刘军甚知之,且叔父将士未习诈败之策,恐有闪失。”曹丕说道,“丕知荆襄义士之家多有仆从,愿祈一军相助,但有损伤,丕当上报父亲,父亲必有补偿。不知黄公意下如何。”
不是所有军队都把诈败当必修课的,曹军不像刘备军一样演戏演的真,相对而言,刘备军时常演习诈败,一定能看出真败还是诈败,班门弄斧反而不美。
曹丕想让黄氏他们再献一批家仆,就是让这些到前线送死,用真败诱刘备军上钩。
“这……”有才有家族的兴盛,黄承彦不敢就此答应曹丕,说道,“众家各有所谋,我不可便得代众家应允。此事需与众家商议,望公子勿怪。”
“丕怎会怪罪黄公,只是军紧急,丕立等回复。”听完曹丕的话,黄承彦离开,连夜召集的蔡、蒯、庞等家之
商议。
黄承彦走后,曹丕向身后问道:“仲达,何故让荆襄之献民。军中有粮,可就地招募一军为饵,岂不方便。”
原来,曹丕一直让司马懿隐在门后。
司马懿说道:“荆襄之多念私利,昔曹公盛,则投曹公;今刘备大军压境,难保其另有所谋。令其家仆出战,便可使其不得两面而为。”
一旦海军得知黄承彦等的家仆出战当诱饵,而黄承彦等
又不早告诉海军伏兵之计,海军肯定会认定黄承彦他们和曹军是一伙的,前次相告的机密也是诱敌之计。这样一来,荆襄之
便没有了两面摇摆的机会。
如果荆襄之不愿意献民,那曹丕就可以暂缓行计,或者不行伏兵之计,继续和海军对峙,也可以另谋他计。
“仲达谋划仔细。”
黄承彦夜相召,众家不敢怠慢,纷纷相聚于黄府之中。
蔡瑁说道:“姐丈,夜相召,所为何事?”
“曹丕令我等献民成军,为诱敌前部,故而相召。”
蒯越说道:“若我等之为军,不告刘军,必恶刘备。”
司马懿想的没有错,荆襄之确实两面下注了。荆州军和海军在江陵县对峙,在荆襄之
看来是最差的结局。
此前他们收到消息,许都粮不足,将不会供应荆州军。他们马上明白北方曹
缺粮了,北方大战太过重要,胜败直接影响天下大势。
此时正是两军对峙比拼耐的时候,曹
有缺粮的危险,一定会忍不住先动,先动就会落
下风。要是曹
北方兵败,刘备就会先取关中、凉州,再得兖、豫二州,荆州和益州将会是最后加
刘备军序列的,到时候荆襄之
一定势微。
与其让荆州那么多部队耗在这里,不如设计让曹、刘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