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内讧(1/2)

诸葛亮瞟了一眼吴质,没有理他,向曹丕说道:“公子,且回关内,从长计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哼!”被诸葛亮无视,吴质胸闷,怒哼出声。

一行回到关内坐定,曹丕说道:“汉中为蜀门户,若无汉中,蜀困守死地矣。况上庸三郡为连通蜀荆州要道,正在汉中。若三郡失,荆州危矣。先生有何妙计可夺回汉中?”

“蜀军多有死伤,士气不佳,且刘军据汉中,占地利,此时不可擅攻。可休养生息,待汉中有变,复攻之。”

吴质呲笑道:“汉中非不可攻,我料诸葛先生有私心,不愿与刘军刀兵相向。”

“汝竟然妄言。”其他还没反应,一旁的曹彰首先跳如雷,抽刀便要砍吴质。

“子文,不得无礼!”曹丕大声喝止了曹彰,被曹彰这样一打岔,军议也开不下了,曹丕下令散帐,众休息一,明天再说。

军议虽然散了,可曹丕的动作没有停,他下派曹氏老去代替蜀军基层军官。不久前在阳平关,曹丕就让曹氏将领担任各校主将,蜀中和荆州派系的担任副将,现在又将这些副将调自己的亲卫军,让曹氏将领担任副将,名义上关照荆州将领,实则夺权。

“吴(质)参军何意?”曹丕在阳平关时,也不是所有部队都换上了曹氏将领,骑兵队因为数少,战场作用也不是主力,主将还是由荆州将领担任,这个就是向朗。

“公子将令,由我接手骑兵队,汝可回诸葛亮身边当门童。”吴质对荆州派系的有偏见,也不说明调动理由(编的)和调往何处。

“我无过错,公子怎会降我之职?”

“汝侄临阵投敌,汝亦脱不了系,又复何言。”

被吴质怼了一通,向朗满心愤恨,他了解完军中况,当夜找到诸葛亮,说道:“先生,曹丕连夜替换军中将校,似有不妥。”

“此事我已知之,不必焦虑,待后方事起,蜀降之必矣。”

说话间,斥候来报:“报先生,马(良)先生运粮至。”

诸葛亮让向朗请来马良,向朗在途中将军中变故说给马良听,马良来到诸葛亮帐中,说道:“孔明兄,曹丕若掌军,恐有变故。”

“报先生,公子令先生筹集粮,修整数后便往攻汉中。”

“唉。”诸葛亮挥退信使,叹道,“本欲屯兵葭萌以待天时,不想曹公子如此心急。”

马良说道:“曹丕若领蜀军往攻刘公,双方必有死伤,如此蜀中、刘公处皆难代。”

“我亦正有此虑。”

诸葛亮能那么快在蜀训练出两万兵,全仗蜀之支持。因为有投降的大略,诸葛亮也不必费心招募良家子,蜀军士卒大部都是出身豪强。

同样投降,部下有兵和光杆司令是不能比的。诸葛亮率军北攻凉州,和蜀地之沟通好了,会确保军中士卒安全。

如果因为曹丕北攻,让蜀军死伤惨重,而使刘备轻视蜀之,那就坏了诸葛亮和蜀之战前的约定。又或者蜀军再度击败刘备军,刘备要是迁怒他们,战后的利益更加得不到保证。

“莫如绑缚曹丕以献刘公。”向朗说道,“我知先生疑虑,此事可由我为主,先生只当未知。”

还没有议妥,传信的又来了,这次不是正式的传令员,而是一名普通的骑兵队士卒,他说道:“向将军,我于新任骑兵队校尉帐外闻听,其欲以反叛之名上告将军。”

吴质出身寒门,不愿为寒门张目,反而喜欢结权贵,诸葛亮这样的连寒门很难界定的,在他心目中就是一个村夫。而且诸葛亮一派的大都出身卑微,好一点的也就是个豪强,都是吴质厌恶的对象。

吴质一直对曹丕信任诸葛亮和荆州派的很有意见,如今抓住荆州的把柄,准备罗织罪名,突就是向朗。即便向朗没有反叛想法,他也会做出假证据,更不用说向朗确实在准备投降。

向朗心中愤恨,走得急忘记了收拾军中大帐,或许吴质特意说难听的话也有赶走向朗的意思。吴质找到了几封向朗与向宠的书信,发现了蛛丝马迹。他心中太过兴奋,高声说出要诸葛亮和向朗死的话,被守在帐外的士兵听到。

古代士兵大都认主将,尤其是这些士兵本身就出身豪强,主家派他们来军中时就关照他们要听诸葛亮的话,听到新任主将有害诸葛亮和向朗的话,他们让一名士兵跑来通知向朗。

“糟了,在下书信!”向朗反应过来了,“我与侄儿私信尚在帐中。”

马良说道:“可有降刘言语?”

“未有明言,然似有蜀中变故之语。”向朗和向宠通信还是注意用词的,没有多说军,不过向朗和向宠畅想今后生涯时,带过一句蜀中大变的话。

马良说道:“孔明兄,事急矣!”短短一句话,看起来没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