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黄金和钢铁(1/2)
听完刘备的解释,刘禅一副恍然大悟的表,说道:“父亲所言甚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刘封在一旁想了会,问道:“父亲,百姓首重粮,若无兑粮处,便是金银无数亦募民不能。”
“汝所言不差,欲使金银有大用,必有先决条件。”刘备说道,“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者缺一不可。”
刘备又向王雄说道:“元伯此行有大功,我拜汝为倭岛都护,专司开采金银一事,若功高,当优先擢升。”
“谢刘公!”
“子明与兴霸亦有大功,皆有升赏。”
“谢刘公!”
“大哥!”张飞的嗓门总是比他的先到,“曹氏已降,汉室复兴矣!”
“善!”
刘备正要说话,远处飞奔来一名工匠,说道:“主公,高炉出钢矣!”
听完这名工匠的话,刘备跟着他撒腿就跑,留下一众懵的将领。天下平定都比不上工匠一句话,众
也十分好奇,对视一眼,追上了前面的刘备。
众来到炼铁屋,说是房屋,实则露天的,刚一接近这里,温度直线上升,刘备开始带
脱衣服。
炼钢炉太危险,将作大匠辛毗不让刘备他们接近,带着他们在远处观望。
映众
眼帘的是一大两小三个高炉,大高炉在两米高的水泥台子上,小高炉则在大高炉下面。
大高炉高6.93米(汉一丈2.31米,炉高3丈),炉体直径宽的地方有4.62米(2丈),窄的地方3.465米(1.5丈),这个大炉底部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出铁水,流下面的小高炉。
小高炉高2.31米(1丈),炉体直径宽的地方0.693米(3尺),窄的地方0.3465米(1.5尺)。底下两个小高炉,一个正在接上面的铁水,一个正在工匠的作下倾倒出钢水,还有一个工匠正在拿一个大号勺子舀钢水。
“炉温如何可达?”
刘备刚夺取青州,就想过高炉炼铁,但当时的耐火材料根本不合格,达不到要求,炼出来的铁也不是铁水,制作熟铁炒炼时非常累,效率很低。因为不清楚耐火材料的烧制工艺,高炉一直没有上马。
刘备厚待工匠,工匠们常思报答,明摆着的耐火材料问题就有很多工匠改良试验,但有些时候,科技的发展不一定是对的
察觉,就比如这一次的耐火材料。
老黑,一个炼焦工厂的运煤工。他以前是个孤儿,年过四十因为生存压力加
了黄巾军,而后刘备整顿青州,黄巾军投降,他也在列。青州在刘备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得以保障,老黑
很勤奋,参加屯田兵,不但娶妻生子,生活也过得非常美满。
随着年龄增长,老黑不再适合参加屯田兵工作,辎重部安排他
炼焦厂看大门,他对刘备十分感恩,不愿就此安享晚年,还想着发挥余热,便将运煤工也兼任了。
搬运煤炭,老黑常年灰
土脸,也因为孤儿一直没有名字,众
就以老黑
相称。
耐火材料的不合格也导致炼焦的炉子不稳定,时常损,这一天更加严重,直接
开了,而老黑
正好拉了一车煤到这里。老黑
幸运
表,飞溅的高温炉体、煤炭等都没有碰到他身上,他完好无损。
救完烧伤的工匠,老黑和众
一起打扫场地,这时候一块石
引起了他的注意。
工匠天天说耐火材料的事,老黑自然也知道。他发现的这块石
与众不同,周围的石块或多或少都有损伤,就它完好无损,他立刻意识到了这块石
的重要
。
老黑拿着这块石
找到工匠典事,他只是在参加屯田兵的时候学会一些常用文字,知识不够说不清楚,只说是耐火材料,工匠典事正因为
炉一个
两个大,哪有功夫管这些,拿起石块看了看,不明所以,安抚老黑
不要瞎想就不再管他了。
老黑却没有放弃,他叫回了担任亭长的儿子,向儿子说起了耐火材料的事,儿子十分孝顺,立刻弃官陪着老黑
钻研。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老黑父子发现了石
的秘密,那就是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最初他们以为这是一样东西,怎么试验都没有成功,直到他妻子摸过煤焦油后发现有不同,有的表面有油,有的没有。
老黑从制酒的战友手中拿来了蒸馏装置,稍加改装,他得到了两种物品,他命名为煤土和煤油(另外一种称呼是沥青和焦油)。
有了辅料,老黑参照原本的石块,找来了白云石。按照淳朴的思维,老黑
父子将煤土和煤油一比一混合,加
白云石烧制,结果出
意料的一次成功了。老黑
拿着白云石砖回到炼焦厂测试,完全可以承受炼焦时的高温。
老黑的成功令工匠们
神大振,在原有的基础上,工匠们一点点改进,一点点总结烧制白云石砖的经验,烧砖炉温度越来越高,烧出的白云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