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计(1/2)

“愿请师长赐教。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昔刑部有一盗抢之案,请殿下一听。”诸葛亮笑道,“凉州有一老汉,其子早年为鲜卑所害,独自抚养幼孙。幼孙尚未长成而自感力不从心,为幼孙前途,老汉放手一搏,其将自家场抵给银行,贷钱财置货往西域贩卖,不想方至半路其货便为强掠去大半。

老汉欲哭无泪却生急智,其将残余货物装点马车,使之华丽非常。老汉将马车带至西域贩卖,西域贵胄疑其为我大汉贵所用争买之,老汉贩车所得更甚其被劫之货。

然老汉贩车之地亦有车行,其所制之车出其右者无数,而西域贵胄并不贪求。”

刘封说道:“西域贵胄所求者非华丽,乃我大汉二字,此乃少府宣扬之功。”

诸葛亮点了点,刘永也一副恍然的表,但他很快问道:“然此事与刑部何?”

马良笑道:“商道有匪,为求盗所擒,自当归刑部所判。”

诸葛亮说道:“此皆陛下之谋,我大汉强盛四方仰慕,但有所变以堂堂之势压之,顷刻可平。”

西域平定后这几年不但不再生产粮食,甚至其他商品的市场都全部被大汉商品挤占,西域百姓每年种植棉花和苜蓿所得的钱财都供给自家孩子,让他们能熟读汉书,可以有机会到大汉求学,甚至能在大汉当官。

以诸葛亮等大臣估算,恐怕用不了几年,西域就不再是都护府这样的外地,将会变成大汉固有领土。

刘封说道:“师长之意,我大汉只消有少府,身毒之民亦将有慕上国之心,那时即便所属之王有反叛之心亦无起事之能。”

刘永笑道:“如此兄长不必忧虑矣。”

刘封话虽这么说,诸葛亮还是看出他的一丝顾虑,诸葛亮又说道:“近来民部有一事得陛下亲批。”

刘备有自知之明,虽然有几十年的训练,但具体的处政手段可能不一定有陈群、诸葛亮等那么强,所以很少亲自提出解决办法,大都是众臣上奏,刘备考虑其中的得失然后批复认可或不认可。

“愿闻其详。”

“倭国都护王元伯(王雄)上请于倭国设乡学、县学,以便量倭之才为国所用。”诸葛亮说道,“陛下驳斥了王元伯,只批复乡学之。”

马良说道:“昔年我大汉民分数等,其上为世家者便是掌控学识之家,其家中后代学甚他便可数代为官,终出袁绍、袁术等辈祸国家。得其学者方可为才,若不得学则永世低下。陛下设教部,可见其重。”

诸葛亮问道:“西域之战殿下亲往,火枪、火炮之威若何?”

“如不我之阵,敌纵有百万、千万亦近不得身。”

“枪炮之威乃其一。”诸葛亮说道,“神机营建不足年便可大胜数十万大军,而昔年之兵若无三、五年严加练尚上不得战场;再者钢产大增其价低廉,弓弩所费更甚枪炮。正所谓,兵马未动粮先行,四方之地如何有中原这般昌盛,其地若中原平之速也。”

心中的想法被诸葛亮看出刘封有些脸红,而他最后一些疑虑被诸葛亮打消,终于下定决心。

“谢师长,我当为三弟求身毒之地。”

刘封、刘永在奔波求教的时候,刘禅和刘理也见到了糜竺、糜芳。

寒暄之后,糜竺两兄弟听完刘禅的叙说,糜芳说道:“殿下欲取皇位,我自当全力相助。”

“休得妄言!”糜竺脸色一变,马上打断了糜芳的话。

从糜家投奔刘备到现在,糜芳一直处于真正的实权圈子之外。刘备登基以后封官,令他掌管皇帝的舆马和弓弩刀甲制作,看似是九卿太仆之职又和军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惜他炫耀没多久火枪和火炮就开发出来了。这些新式武器根本不归糜芳管辖,全部由军部自己的辎重部负责。

糜竺掌管银行,他知道军部申请的军费用途,其中根本就没有刀甲的费用,由此可见军部连唯一和糜芳有联系的点也断了,糜芳现在本质上就是皇家看马官,位高无权。

为什么会这样糜竺也知道,就是因为糜芳和刘禅走得太近。早年刘备就多次提点糜芳,糜竺作为大哥也多番提醒,可糜芳就是不听,总想着帮助刘禅继承皇位他好当外戚,刘禅比不上刘封或许就有糜芳这方面的原因。

糜竺一直以为糜芳是有意污自己的名声好让他这个大哥居高位,今天听到糜芳在皇宫中说帮刘禅取皇位的话,他才明白糜芳是真的脑残。

“汝欲至我糜家于死地乎!”糜竺低喝道,“为臣者岂能妄议帝位。”说完作势就要离开。

“大哥!”

“兄长!”

“大舅!”

望着小妹可怜的表、外甥期盼的眼神糜竺长叹一气,说道:“我大汉之强盛非世所能想,陛下之才远胜先烈。欲谋帝位除非陛下应允,否则断无他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