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2)
“杜公过誉了。”姜玄颔首报以微笑。
“哈哈哈...”
笑声逐渐远去,他怔怔望着儒雅中年并不高大的背影,良久才继续往皇宫走去。
......
李世民是个勤奋的皇帝,这点毋庸置疑。姜玄在吴钰英的带领下,缓缓叩拜在大殿之上,“臣拜见陛下。”
每一次进了大殿,他似乎都能聆听到自己的呼吸,在近乎寂静无声中,继而听到自己的心跳,以及血在血管里循环流动的声音。
“过来。”一声不夹杂任何感的命令,自矮榻上伏案疾书之
的
中吐出,“有事?”
姜玄忙走至榻前三五步距离处,下意识地点点,“臣...有事相求陛下。”
“敢对朕说这句话的不多。”李世民
也没抬地轻哼一声,“说来听听。”
姜玄暗自腹诽,或许再过无数个春夏秋冬我才能在你面前过上一招半式,他怔了怔,“陛下,臣最近的科研项目遇到了一些暂时无解的阻碍,但对于陛下来说轻易而举。”
“何为科研?”李世民被初次耳的词汇吸引了注意力,终于停笔上上下下打量着他,旋即
地说道,“朕没钱,身上的袍子还是去年的。”
姜玄短促地笑了笑,“回陛下,所谓科研便是科学研究。”
“何为科学研究?”李世民似乎一点不着急得到答案,一双邃狭长地眼睛看了他一眼。
姜玄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他强装镇静地眨着漂亮的眸子,“科学研究是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些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这些称呼听起来...很别扭,这是你昆仑神山的学识?”李世民哑然失笑,翘了翘嘴,指节轻点着书案。
“陛下,臣是大唐万民之中的一员。”姜玄纠正道,他目前需要融合,而不是时不时地被剥离出去。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你说废话的机会不多。”
“陛下,臣给您打个比方。”姜玄平静地说,“就像咱大唐现行的炼钢之法,便是自南北朝流传下来的灌钢法,臣先前所说科研手段就如同在研究炼钢之法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比如如何进行渗碳、锻打、烧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钢材的质量经过工匠不断改进提升而愈加优秀耐用。”
“接着说。”李世民欲言又止,但还是点点示意他继续。
“而科研装备则泛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比如窖炉之类的东西。那么,先辈们也正是基于这两点,才能不断地让刀剑更加锋利,让铠甲更加坚固耐用。在这个过程中,先辈们通过不断的尝试、研究、总结,才发明了比较系统的炼钢之法,这也正是臣所说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
“还有吗?”李世民这回算是听明白他说什么,若有所思地盯着他。
“正如高楼起始于坚实的地基,有了坚实的地基才能一层一层地加高楼层。先民同样是站在先民的肩膀上才令大唐的兵刃锋利无比,令大唐的战车势不可挡,令大唐的铠甲坚不可摧。如若现在的工匠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万世之后的大唐子民又该如何呢?”
“所以,你是来找朕要什么?”李世民意味长地看着他。
姜玄据实回答,“臣炼钢缺了些料子,问问陛下有没有...”
“你炼钢?”李世民似乎有些讶异,而后带着丝恼怒,“你绕这么大弯子就是为了让朕帮你找料子?”
“陛下,臣先前所言句句肺腑。”姜玄挤出一笑,“求陛下找料子与...与先前所说没关系的。”
“哈哈哈...”李世民一声大笑,突兀地飘在幽
的大殿里。